夜坐苦蚊

万物有常理,动息随昏昕。

区区虫豸中,恶毒无如蚊。

云是鬼母化,佛语非传闻。

喙尺利芒刺,腰围隐花纹。

饥寻飞翅轻,饱饮酡颜醺。

搏噬以自肥,乘时鼓妖氛。

潜伏草莽间,窥伺日向曛。

须臾却四出,攒集穷崖垠。

横空聚复散,如布鹅鹳军。

腾身飞猱捷,发喊迅雷磤。

瞥然闯门户,来者何缤纷。

不但入翠幕,偏工恼红裙。

端坐缺堤障,各各磨牙龈。

血肉生咀嚼,斑驳瘃与皲。

如涂守宫血,丹砂服兼斤。

纨扇不住手,摇动酸骨筋。

或时中指麾,殷轮血朱纁。

虽能杀一二,未足空其群。

有来效方略,薙草收莸薰。

延烧煽烟焰,杀气凝阴云。

罗空燖鸮隼,搜野醢䴥麇。

丑类尽驱逐,暂息苗与獯。

自从生盘古,元气日磔分。

有生溃乱出,甘苦更臭芬。

而我堕世味,未能去膻荤。

天阳烁六合,慢肤似遭焚。

之虫并搜搅,入夜无一倾。

谁知有制伏,火攻策奇勋。

当如运甓法,百匝不惮勤。

事会靡终极,来者徵吾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夜坐苦蚊》,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方一夔所作。诗中描绘了蚊子的恶毒与扰人,以及人们为驱除蚊子所采取的措施,如使用香薰、焚烧草木等方法。诗人在描述蚊子的习性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喙尺利芒刺”、“腾身飞猱捷”等,展现了蚊子的敏捷与凶猛。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蚊子的制伏策略,提到了“火攻”的方法,并鼓励人们像搬运砖石一样不辞辛劳地进行驱蚊。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蚊子的厌恶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现象的思考和应对策略。

整首诗通过对比蚊子的恶行与人类的应对,表达了对蚊子的反感,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和对解决问题坚持不懈的精神。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食西瓜

恨无纤手削驼峰,醉嚼寒瓜一百筒。

半岭花衫粘唾碧,一痕丹血搯肤红。

香浮笑语牙生水,凉入衣襟骨有风。

从此安心师老圃,青门何处问穷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吴友直过吴门省亲

海阔天南不尽头,雁来岂为稻粱谋。

飘零骨肉怜杯酒,老病形骸恋破裘。

日暮片云劳望眼,天寒孤棹发行舟。

十年冷落江乡梦,愿借西风过橘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一)

猛虎等百兽,天赋与长雄。

曼胡利秋戟,隅目磨青铜。

从知世路暗,群行各西东。

吼地一长啸,飒飒来悲风。

饥来待人肉,不数豹与熊。

肥领而黑喙,不知是何虫。

坐卧不自防,穴尔皮毛中。

尔虎虽云猛,一旦皮骨空。

慎勿欺微细,即且制神龙。

形式: 古风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二)

恶木生高冈,枝疏上指天。

雨露非有私,蟠踞几何年。

荛子寝其下,山鸟栖其巅。

匠石过不睨,生理得自全。

皮为野火烧,根为蝼蚁穿。

空中不足恃,一朝踣而颠。

上有千岁藤,相依久缠绵。

树犹不自保,尔藤何足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