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日吴山游宴》由明代诗人李时行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春日再次游览吴山的情景,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当下生活的享受。
首联“千载吴宫已劫灰,吴山依旧客重来”,开篇即以吴宫的兴衰与吴山的永恒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吴宫曾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都城,历经千年,早已化为废墟,而吴山却依然如故,见证着后人的到来与离去。
颔联“子胥台迥空明月,范蠡湖堙长绿苔”进一步将目光聚焦于特定的历史人物与地点。子胥台与范蠡湖,分别与伍子胥和范蠡两位历史人物相关。伍子胥因助吴王夫差成就霸业而被赐死,其台如今空留明月相伴;范蠡则在功成身退后泛舟五湖,其湖畔绿苔丛生,岁月静好。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寄托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颈联“往事但随流水去,春风又见野花开”转而抒发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历史的往事如同流水般逝去,无法追回,而春天的野花却年复一年地开放,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永恒。这一联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下与未来的展望,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
尾联“登临一笑忘今古,莫负歌前酩酊杯”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在登高望远之际,诗人笑对古今,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态度。他提醒自己,不应辜负眼前的美景与欢聚,应该珍惜当下,尽情享受生活。这一联充满了乐观主义色彩,鼓励人们在面对历史与现实的复杂性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整体而言,《春日吴山游宴》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更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