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陵饯送

翠幕红筵高在云,歌钟一曲万家闻。

路人指点滕王阁,看送忠州白使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翠绿的帷幕高挂在云端,宴席上歌声钟声回荡万里。
行人纷纷指点着滕王阁,观看送别忠州刺史白使君的场景。

注释

翠幕:绿色的帷幕,这里形容宴席布置的华美。
红筵:红色的宴席,形容宴会的豪华。
歌钟:古代的乐器,此处指宴会中的音乐演奏。
一曲:一首歌曲。
万家闻:形容歌声传得很远,家家户户都能听见。
路人:过路的人,行人。
指点:指指点点,表示关注。
滕王阁:唐代名胜,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著名的楼阁。
忠州:古代地名,今重庆市忠县一带。
白使君:白使君是对忠州刺史(地方行政长官)的尊称,具体人名未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饯送宴会,翠幕高悬于云端,红色的筵席铺陈其上。宴会中歌钟声响,一曲终了便传遍万家,让人远远就能听见。这不仅展示了宴会的豪华,也反映出诗人对这场合的重视和隆重程度。

“路人指点滕王阁”一句,表明参与者众多,即使是路过的行人也纷纷指向那座著名的滕王阁,讨论着即将离去的人物——忠州白使君。这不仅凸显了宴会的重要性,也映射出诗人对这位要离去之人的尊重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层的豪华生活,以及人们对于即将远行者的送别之情。白居易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将这一场面活画在读者眼前。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闺妇

斜凭绣床愁不动,红绡带缓绿鬟低。

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闻虫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闻李十一出牧澧州崔二十二出牧果州因寄绝句

平生相见即眉开,静念无如李与崔。

各是天涯为刺史,缘何不觅九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闻龟儿咏诗

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

莫学二郎吟太苦,才年四十鬓如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