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彦超

年过四十不作官,还将短发笼儒冠。

平生一经已烂熟,胡为挟入桥门观。

前年乡书名始刊,曲江又避春风寒。

重来桥门住三载,打头矮屋聊盘桓。

朝齑暮盐不满盘,何须故人劝加餐。

日高对案笑扪腹,自有五色之琅玕。

侧身西北望长安,眼中一朵红云团。

天门欲往涩如棘,若比蜀道尤云难。

嗟哉出处谁得似,颇似吴下吴生宽。

吴生作诗忽盈纸,送君还到春闱里。

春闱多士多如蚁,勿将老少分忧喜。

君不见韩昌黎、张童子,同是陆公门下士。

昌黎文章如皦日,童子声名逐流水。

人生传世有如此,区区科第何难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宽的《送胡彦超》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对友人胡彦超的鼓励和寄语。诗中,吴宽以自身的经历为背景,描述了自己年过四十仍未仕途得意,但仍坚持读书学习,寓言深沉。他提到胡彦超前年乡试上榜,但又因避春寒而暂居曲江,再次来访时住在简陋的矮屋中,生活清贫。

吴宽以幽默自嘲的方式,表示即使生活清苦,也不必过分忧虑,因为他自得其乐,视学问如瑰宝。他对胡彦超寄予厚望,希望他在科举考试中保持平常心,不要过于看重结果,因为人生的成功并非仅靠科举。他以韩昌黎和张童子为例,说明才华和名声并不完全取决于科举,提醒胡彦超要有长远的眼光。

最后,吴宽鼓励胡彦超在春闱中展现出真我,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看法,因为真正的价值在于个人才学的展现。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哲理,体现了吴宽对友人的关爱和对人生道路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71)

吴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都水

幽燕建都邑,九鼎从而迁。

八政一日食,仰此东南偏。

岁漕四百万,舳舻相后先。

云帆罢转海,江淮达且沿。

迤逦经齐鲁,有渠昔人穿。

噫此寻丈耳,譬若沟浍然。

置闸以启闭,相时为节宣。

岩岩鲁山下,平地多流泉。

泉流入漕渠,其始才涓涓。

奫沦惟自足,安知可浮船。

疏导非人力,济世嗟何缘。

张君官水部,治水思昔年。

往来相度之,涤源同九川。

功成既归朝,大臣慕其贤。

封章始朝荐,行李仍夕旋。

维此百泉眼,利博人争传。

入渠有余沥,可溉万顷田。

只今东方民,老幼咸颠连。

槁项与黄馘,嗷嗷口流涎。

潴泄倘有策,旱涝何须怜。

漕粟国用足,种粟民生全。

他年司马氏,载入《河渠》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韵顾天锡九日病起

重来不是旧刘郎,篱菊都从病里黄。

小院入愁双杵外,故乡归梦一灯傍。

诗家供给山当户,客鬓侵陵树着霜。

明日也须扶杖出,呼童已制锦为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与启南游虞山二首(其一)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

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

譬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虞山遥在望,岂意落吾手。

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赏心虽云乐,吊古怅然久。

丹井事有无,刻铭覆华构。

如何梁昭明,书台蔽林薮。

形式: 古风

与启南游虞山二首(其二)

斜日下岭西,落霞满川上。

晚色催人还,轻舟复摇漾。

佳山难为别,持酒忽惆怅。

悠然一回首,舟尾叠青浪。

故人知我怀,捉笔写其状。

怀土心未除,移山力何壮。

便如王维诗,终南亦堪望。

流观入中夜,鼓枻起高唱。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