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四)

夏山苍翠浓如滴。亦如垂露宣城笔。写以画中诗。

诗人似郭熙。池波萱草映。凤爪黄金嫩。

花外一连莺。学人吹玉笙。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夏日山色图,以生动的比喻展现自然之美。"夏山苍翠浓如滴",形象地刻画了山色的深翠欲滴,仿佛凝聚了天地间的精华。"亦如垂露宣城笔",将山色比作饱含墨汁的宣城毛笔,暗示其湿润而富有生机。"写以画中诗",进一步强调这是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如同诗一般流淌着画家郭熙的风格。

接下来的"池波萱草映",画面转向池塘边,萱草与水面相映,色彩和谐,透出宁静与温馨。"凤爪黄金嫩",运用巧妙的比喻,形容萱草叶片的形状和色泽,犹如凤凰之爪,娇嫩而贵气。"花外一连莺",远处传来黄莺的鸣叫声,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两句"学人吹玉笙",以听觉感受收尾,仿佛那莺啼是学着人的玉笙声,增添了艺术的想象空间,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南浦.夏夜骤雨

银河泻地,似钱王万弩射江潮。

十二巫云尽墨,谁念楚鬟娇。

又似轻兵出塞,渡冰河、铁马晚萧萧。

甚岸巾危坐,两行宫烛,红影不胜摇。

可是花奴圣手,撒明珠、万斛打芭蕉。

一霎红檐声细,慢酒滴春槽。

料得秦娥今夜,倚髹屏、玉箸湿鲛绡。

自那回别后,凤楼寒重,朱唇不暖旧时箫。

形式:

绕佛阁(其一)长夏即事

绿窗细雨。花里燕睡,花外莺语。梅子黄否。

点汤渍蜜,吴羹向谁絮。玉塘半亩。

明镜照我,来听蛙鼓。风柳低舞。

画栏几折,斜阳自来去。

未放藕花白,点点荷珠融碧露。

花逊叶香,香风吹粉鹭。且幕卷青油,扇倚红醋。

悄无人处。看竹里茶烟,花杪轻度。

只新蟾、把人偷觑。

形式:

绕佛阁(其二)东堂月夜,叠前韵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来共鸥语。茶梦圆否。

欲圆又破,梁间燕儿絮。小园一亩。

梧竹影里,窥见河鼓。风叶掀舞。

小荷堕粉,徘徊不能去。

夜久葛巾湿,髣髴瑶阶生白露。

风袅鬓丝,清于池上鹭。且一荐冰瓯,薄点梅醋。

画檐深处。有点点流萤,帘隙偷度。

照青编、任人看觑。

形式:

齐天乐.灯花,和兰当韵

玉缸撩我看花眼,昨宵已曾开过。

浅浅垂春,深深照夜,暗结连珠双朵。闲愁无那。

算小草红心,有情如我。

未忍挑伊,依前戴上玉钗可。

纱窗又催月上,正蛩鸣粉壁,蟾啮金锁。

网户蛛灵,填河鹊喜,好梦都凭伊做。青扉玉琐。

忆宝炬宫莲,自天飘堕。莫误相思,当他红豆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