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其一)

扬子江中方铸镜,未央宫裹更飞符。

菱花欲共朱灵合,驱尽神奸又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端午帖子(其一)》由宋代诗人赵彦若所作,巧妙地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与古代神话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

首句“扬子江中方铸镜”,以扬子江为背景,象征着端午节期间人们在江边进行的龙舟竞渡活动,如同在江面映照出的镜子一般,映射出节日的热闹景象。同时,“铸镜”也暗含了对端午节中佩戴香囊、挂艾草等习俗的隐喻,这些物品如同镜子一样,反射出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祈愿。

次句“未央宫裹更飞符”,将场景转换至皇宫,借用了古代宫廷中端午节时悬挂符咒、祈求国泰民安的习俗,进一步强调了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是皇家重视的节日之一。这里的“飞符”既指符咒的悬挂,也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祝愿随风飘散,遍及四方。

后两句“菱花欲共朱灵合,驱尽神奸又得无”,则将自然界的菱花与神话中的朱灵(传说中的神兽)联系起来,表达了通过端午节的习俗,如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来驱邪避祸、保佑平安的美好愿望。其中,“菱花欲共朱灵合”描绘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暗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和谐关系。“驱尽神奸又得无”则直接点明了端午节习俗的目的——消除邪恶,确保人们的生活安宁无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还蕴含了对和谐、平安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收录诗词(4)

赵彦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端午帖子(其二)

扬子江中百炼金,宝奁疑是月华沉。

争如圣后无私鉴,明照人间万善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句(其一)

江心百炼青铜镜,架上双纫翠缕衣。

形式:

句(其二)

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形式: 押[真]韵

奉寄灵岩长老确公大师(其一)

适见随州住,谁教复在齐。

君看历山北,何似善光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