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赋

避暑就高台,不如就贤人。

贤人若冰雪,论道通鬼神。

自言信手书,字字事有因。

往往得遗逸,烜赫见名臣。

是日刘夫子,拍手气益振。

重睹太史公,吾徒幸来亲。

大笑举玉杯,陶然任天真。

内乐不复热,岂以身为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宁愿登高避暑,不如亲近贤德之人。
贤者如冰雪般纯洁,他们的言论深邃通达神鬼之道。
他们随意书写,字字都有深意。
常常能发现被遗忘的才智,显赫的名字属于真正的名臣。
这一天,刘夫子情绪高昂,笑声爽朗。
再次见到太史公,我们这些弟子有幸亲身参与。
开怀大笑,举杯畅饮,随性自然。
内心得到满足,不再感到炎热,岂止是为身体而活。

注释

避暑:避热。
高台:高处。
贤人:品德高尚的人。
冰雪:比喻其品行纯洁。
论道:谈论道理。
鬼神:超越常人的智慧。
遗逸:被遗忘的才智。
烜赫:显赫。
刘夫子:指有学问的人。
气益振:情绪更加高昂。
太史公:司马迁,古代著名史学家。
吾徒:我们这些人。
陶然:愉快的样子。
天真:自然无拘无束。
内乐:内心的快乐。
不复热:不再感到热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谨赋》,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避暑方式的独特见解和对贤人的推崇。首句“避暑就高台,不如就贤人”表明作者认为,即使在高台上避暑也无法与与贤人交流相比,暗含了对贤德之人的敬仰。接下来,诗人将贤人比喻为冰雪般高洁,他们深邃的智慧如同通达天地鬼神。

诗人赞赏贤人的才情,称其随手著述皆有深意,常常能发现被遗忘的真知,使显赫人物得以展现。在提到刘夫子时,诗人的情绪更加激动,仿佛再次见到如太史公般的伟大人物,感到无比荣幸。众人开怀大笑,举杯畅饮,沉浸于内心的喜悦,忘却了炎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与贤人交往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对知识与道德价值的崇尚,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满足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路中月夕登霁景台与唐英话别

风枝不动月光午,况是高台过新雨。

吴客方思千里归,不负洛阳尘与土。

到时水落鳜鲈肥,香稻初炊鲙红缕。

休言羊酪敌莼羹,我亦长吟念东楚。

平胡马嘶谁可留,去去相望富春渚。

形式: 古风

路咏

五里十里销磨尽,千蹄万蹄来往踪。

古今不是不经历,踏破青山重复重。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锦竹

虽作湘竹纹,还非楚筠质。

化龙徒有期,待凤曾无实。

本与凡草俱,偶亲君子室。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雍丘遇雨

日暮风雨急,逆水舟难牵。

波波入杞国,悄悄谁忧天。

阗阗陂中雷,羃羃堤外烟。

骤然沃大热,蒸饫如炊煎。

饮水徒胀满,渴喉殊未蠲。

摇篷已烦倦,汗额常不乾。

如何一席地,长少皆在前。

衣巾不敢去,又以礼数缠。

安得化严石,两胫没流泉。

每暑起此念,念之凡几年。

终当逐逸志,奚必事华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