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郑山人

田父归来畏争席,生不能学天目徐卿,典衣沽酒长醉客,弇园勺水一拳石。

又不能学太湖三万六千顷,洞庭七十二峰,粘天插天碧。

郑子移家西洞庭,雅与徐卿称莫逆。

人生获此二绝良以快,忽复担簦剥啄破我衡门色。

汝既不愿作万户侯,又何必要识韩荆州。

牛腰一束尽行卷,快语自足夸千秋。

男儿脚底路何限,内则五岳外十洲。

郑子黑髭须,其根雪千茎。

饮酒不三勺,盎然双颊赪。

口如崩峡江涛倾,?然一笑谓我胜徐卿。

谓胜徐卿已非偶,复谓弇园自佳岂复须洞庭。

亦知前言戏我耳,君不读蒙庄子,斥鴳抢榆大鹏九万里,逍遥之游竟如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赠郑山人》。诗中描绘了对友人郑山人的赞美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首句“田父归来畏争席”,借用了“争席”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对郑山人高洁品质的敬仰,如同田父归家后,害怕与他人争抢座位一般。接着,“生不能学天目徐卿”一句,将郑山人与历史上著名的徐卿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对他的敬重之情。

“典衣沽酒长醉客,弇园勺水一拳石”两句,通过描述郑山人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他洒脱不羁、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而“又不能学太湖三万六千顷,洞庭七十二峰,粘天插天碧”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郑山人不同于世俗的高远追求。

接下来,诗人提到郑山人移居西洞庭,与徐卿交情深厚,这种深厚的友谊让人生感到快乐。然而,郑山人却不愿追求世俗的功名富贵,甚至不需要认识像韩荆州这样的权贵,这体现了他对自由与真我的坚持。

“牛腰一束尽行卷,快语自足夸千秋”两句,通过描述郑山人携带书籍、言语直率的形象,展现了他丰富的学识和坦诚的性格。而“男儿脚底路何限,内则五岳外十洲”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无限憧憬,认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都有广阔的天地等待探索。

最后,诗人通过描述郑山人的外貌特征(黑髭须,双颊红润)以及他的谈吐(如崩峡江涛倾),进一步赞扬了他的独特魅力。同时,郑山人也表达了对徐卿的超越,认为弇园之美足以自足,无需再追求洞庭的壮丽景色。诗人最后引用庄子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由与逍遥生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郑山人性格、生活态度及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佩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真我与内心世界探索的追求。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褚临兰亭歌用旧题定武韵

温奴误躏骊山陌,上帝依然秘真迹。

欲窥日表少传神,但觅云仍便灾石。

河南急利射雕手,除却率更谁劲敌。

只字宁输永师贵,八法疑从白云获。

纵令学步太婵娟,肯作重儓依俗格。

颠米何劳据舷取,王孙已为炊玉易。

对展双疑雕鹗翻,别看总是云霞色。

未从道士换鹅群,要与君王留马式。

小儒岂解襄阳狡,偶然弓失偶然得。

枯树支屏未为复,位武经镵亦非匹。

即容怀瓘中下估,试与绍京千万直。

笑杀萧斋一字萧,少室山人为卖宅。

形式: 古风

寿顾翁七帙一篇元章苏本有马式语

顾翁静者寿有余,鬓毛未霜颊尚朱。

园如辟疆客不孤,夹池翠竹庭苍梧。

有鸟五色双鹓雏,少者雍鸣觐清都。

其一息羽需抟扶,翁今不乐何为乎,毋论古稀古所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吕别驾贶佳酒冠绝诸名家因作长歌谢之且订后约

野人睡起春冥冥,手书数卷皆酒经。

秫成雀鼠已多耗,醅熟儿童先不醒。

以兹卖文有余镪,趋向阳昌问醁?。

吕君妙得仪氏法,柔旨之中饶典刑。

勺勺流霞出缸面,点点湛露开灵扃。

丹田去路有余润,华胥返驾无留酲。

徐倾细釂窥妙理,焉用丝竹蛾眉青。

报君新诗与君约,一月须酬双玉瓶。

不然持螯卧瓮侧,有绳可缚长庚星。

形式: 古风

宫詹求美长兄七十歌以寿之

我兄昔年二十余,秃骑大宛汗血驹。

手谈不爱东山墅,角抵能双西域胡。

自从折节攻经史,老作公车数奇士。

十上空瞻光范门,一官久滞长干里。

耻言越甲鸣吴军,奏书自试俱报闻。

挂冠神虎动天听,卖剑买犊耕春云。

归来但读神仙传,中夜披衣事修链。

子午功成姹女归,庚申守罢尸虫变。

以兹左肘生杨枝,短发萧然时杖藜。

乘兴看调支遁马,治生亲养祝翁鸡。

酌兄大斗为兄醉,莫论七十年间事。

白日须同我辈长,青云且任儿曹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