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简释奠学宫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再和二章(其二)

当年蜡凤识僧虔,晚岁相从意惘然。

更笑竖儒多败事,稍闻上郡已开边。

酒醪穷巷谁能载,简牍平生自不便。

风月两溪真可老,待收功业付诗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的《行简释奠学宫登北城眺览有诗尝次其韵再和二章(其二)》中的第二章。全诗通过对比当年与晚岁的不同心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当年蜡凤识僧虔”,以“蜡凤”象征诗人年轻时的才华或理想,与“僧虔”相对应,可能暗指某位高僧或先贤,表达诗人曾受到过高人指点或启发。接着,“晚岁相从意惘然”则转折,描述了诗人年岁渐长后,面对过往与现实的复杂心情,感到迷茫或遗憾。

“更笑竖儒多败事,稍闻上郡已开边”两句,借古讽今,以“竖儒”讽刺那些误国误民的官员,同时提到边疆战事,暗示国家的动荡不安,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酒醪穷巷谁能载,简牍平生自不便”两句,诗人自述生活境遇,酒和简牍(古代书写工具)虽好,但在贫困的巷子里难以享受,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最后,“风月两溪真可老,待收功业付诗篇”两句,诗人转而抒发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希望在风月相伴中度过余生,并将一生的功业寄托于诗篇之中,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社会现实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16)

沈与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曾守置酒月波楼以张倅至有诗命坐客同赋

词语平生故自芜,登高重愧赋成初。

诸君此处识老子,右卫向来烦长舆。

波上旌旗飞退鹢,楼前歌管出金鱼。

回栏后夜同延月,直下方池可更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夜坐(其一)

娟娟微月小窗东,竹里寒声啸夕风。

孤客坐来惊岁晚,推愁不去酒杯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夜坐(其二)

虚堂夜寂自神清,更仆无端倦触屏。

多谢短檠随我老,更温檀火校黄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曾守病目以治法与之有诗见贻次其韵

闻道牙签检校频,昏花错莫乱惊尘。

未须止酒妨投辖,便可捐书当徙薪。

肘后有方馀几所,眼中无障更何人。

须公旧观神明复,准拟花前一笑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