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才有梅花便不村,其人如玉立黄昏。
些些蕊里藏风韵,个个枝头带月魂。
常挹清香来燕坐,可教落片点空樽。
到腰深雪庭前白,心事寒松拟共论。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梅花图景。开篇“才有梅花便不村”一句,表明梅花的出现使得原本平凡的地方变得不再平常,这种情感的转变恰似梅花之于自然界的独特地位。“其人如玉立黄昏”则形容诗中的人物,如同精美的玉一般伫立在傍晚的光影中,展现了人物的高洁与孤独。
“些些蕊里藏风韵”一句,写出了梅花蕴含着细微而独特的气息和韵味,这种描绘突显出诗人对梅花之美的细腻感受。“个个枝头带月魂”则将梅花与夜晚的明月联系在一起,每一枝梅花似乎都承载着月亮的精魂,增添了诗中意境的神秘和梦幻色彩。
“常挹清香来燕坐”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清香的享受,以及与之相伴而坐的悠闲情怀。“可教落片点空樽”则是希望梅花瓣落,像点缀在空酒樽上一般,既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轻盈,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细细品味的心境。
“到腰深雪庭前白”中,“腰深雪”是形容积雪之深,而“庭前白”则点出了雪后的洁白,这些自然景象与之前的梅花相呼应,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纯净的冬日画面。
最后,“心事寒松拟共论”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所思,与那高冷的松树似乎有着某种默契和交流。这里的心事,可能是对梅花之美的独自感悟,或是与自然界深层次的情感交融。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以及与自然景物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清幽之美的向往和情感的寄托。
不详
理宗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从真德秀学。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生平作咏梅诗三百余首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稍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馀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千林冻损积阴凝,一点春从底处生。
玉色独钟天地正,铁心不受雪霜惊。
孤芳若与东君背,数树能令南纪明。
醉后惟愁踏花影,青鞋不敢近花行。
天然标格阆风乡,薄薄铅华淡淡妆。
月地向谁孤弄影,雪天蓦地忽闻香。
征鞍处处频回首,羌管声声欲断肠。
天上玉妃新谪堕,游蜂不敢近花傍。
才有梅花便自奇,清香分付入新诗。
閒持杯酒临风处,独倚栏干待月时。
试向园林千万树,何如篱落两三枝。
霜天角里空哀怨,丘壑风流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