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浚所作的《次韵富修仲见赠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自谦。
首句“幽栖长懒放”,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独居幽静之地,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心境。“野性耻浮沈”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热爱,对庸俗世态的不屑一顾。
“避俗真成僻,居山恨不深”两句,既是对自身隐居生活的描述,也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真正地融入自然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即便如此,诗人仍感到有所遗憾,希望自己的隐居生活能更加深入山林,远离尘嚣。
接下来,“感君来辱意,契我愿交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来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真诚友谊的珍视。在诗人看来,真正的友情在于心灵的契合与理解,而非表面的形式或物质的交换。
最后,“但愧琼瑶赠,才枯欲嗣音”则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态度。面对友人的礼物(“琼瑶”常指珍贵的玉器或美玉),诗人感到惭愧,因为自己才思枯竭,无法回应这份深情厚谊。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自我要求的严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我才华的谦逊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