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申涵光的《不忘(其二)》,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首句“旅食多归梦”,直接揭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思乡之情,频繁的梦境中都是故乡的画面。次句“庭帏正北悬”,通过想象家中的景象,强调了对家园的牵挂。
“重来轻齿发”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却仍然怀揣着回归故土的决心,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沧桑。接下来两句“书画江城市,弓刀塞草天”,通过描绘江城的文人气息和边塞的战争场景,展现了时代的变迁和诗人身处其中的复杂心境。
最后,“至今明月夜,无地拜啼鹃”以景结情,借明月夜的寂静和杜鹃鸟的哀鸣,表达了诗人无法回到故乡,只能在异乡仰望明月,心中充满无尽的哀愁和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局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