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练台子

淡淡素秋云,冷冷碧江水。

悠悠末世交,无情尽如此。

卓彼练台子,高谊独洵美。

鸡窗廿载前,贞心誓如矢。

萍逢廿载后,久要殊未弛。

道及骨肉亲,悽酸不堪比。

子亲未归藏,予怀当何似。

买山不用钱,赙子青葱畤。

百岁归其宅,千秋永不毁。

厚泽苏枯朽,高怀消吝鄙。

挺然百川中,立此狂澜砥。

神听且和平,民瞻具仰止。

奕奕此景行,芳声谁为纪。

叹息复叹息,操觚备诗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赠练台子》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练台子的深情厚谊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首句“淡淡素秋云”以淡雅的秋云起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这云一般轻盈而深远。接着“冷冷碧江水”则以冷冽的江水比喻友情的纯净与恒久,暗示了诗人与练台子之间深厚而纯洁的友谊。

“悠悠末世交,无情尽如此。”这两句表达了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变得冷漠无情,而诗人与练台子之间的友情却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卓彼练台子,高谊独洵美。”诗人直接赞美练台子的高尚情谊,称其为“卓然”,意指其品质超群出众,独树一帜,其友谊之美令人赞叹。

“鸡窗廿载前,贞心誓如矢。”这里以“鸡窗”代指读书人的书斋,暗示两人自年轻时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彼此间的誓言如同箭矢般坚定,不因时间流逝而改变。

“萍逢廿载后,久要殊未弛。”即使相隔二十年再次相遇,两人的友谊依然坚固如初,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道及骨肉亲,悽酸不堪比。”诗人感叹,即便是至亲骨肉,其情感也难以与练台子之间的深厚友谊相比。

“子亲未归藏,予怀当何似。”诗人以假设的语气表达对练台子未能归家的关切,同时也反思自己面对类似情况时的情感状态。

“买山不用钱,赙子青葱畤。”此处使用典故,表达诗人愿意为练台子付出一切,包括卖掉自己的山田,赠予练台子以青葱之地,展现了对朋友的无私奉献。

“百岁归其宅,千秋永不毁。”诗人祝愿练台子能够安享晚年,其名声与美德将永远流传,不受时间的侵蚀。

“厚泽苏枯朽,高怀消吝鄙。”诗人赞扬练台子的宽广胸怀和深厚恩泽,能够使人心中的狭隘与自私得以消除,如同春雨滋润枯萎的大地。

“挺然百川中,立此狂澜砥。”诗人以百川之流比喻练台子的影响力,将其比作砥柱,稳固而坚韧,即使在动荡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稳定。

“神听且和平,民瞻具仰止。”诗人希望上天能听到练台子的美德,让民众都能仰望并学习他的榜样。

“奕奕此景行,芳声谁为纪。”诗人感慨于练台子的高尚行为和名声,希望有人能记录下这些美好的事迹。

最后,“叹息复叹息,操觚备诗史。”诗人以叹息结束,表达了对练台子的深深敬仰和怀念,同时暗示自己将用诗歌来铭记这位伟大的朋友。

整首诗通过对练台子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两人深厚友谊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真挚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琴轩(其一)

我有一张琴,传自羲皇时。

阳春二三月,短服被单衣。

一鼓催春华,再鼓惜春归。

春风盈宇宙,吾亦调吾丝。

但奏高山音,世岂无子期。

形式: 古风

琴轩(其二)

炎风初入候,杨柳暗阶墀。

莺声渐以稀,时闻鸠鸟啼。

援琴坐小轩,悠然一抚之。

南薰溢弦柱,宛在重华时。

形式: 古风

琴轩(其三)

秋夜月皎皎,凉风满庭院。

白露落蒹葭,碧天过鸿雁。

怀人在隔水,幽思托绿绮。

清声激徵羽,心事向谁语。

弹罢不胜情,寒螀唤月明。

形式: 古风

琴轩(其四)

仲冬风日凄,朔气来边窍。

拥炉闭小轩,独玩贞元妙。

寒梅放旧枝,吾琴理新操。

不是怨梅花,漫作江南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