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潨山

遥望平林曙色温,淡烟新霭正纷纭。

高低松竹阴相接,撩乱藤萝暝不分。

谷口行人冲雾出,林间啼鸟隔溪闻。

不知初日散空翠,惟见青山生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林间的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黎明时分,平林在温暖的曙光中显得格外柔和,淡淡的烟雾与新起的云霭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纷繁的景象。高低错落的松竹相互遮掩,藤萝在暮色中缠绕交错,难以分辨彼此。山谷中的行人在雾气中穿行,远处的啼鸟声透过溪流传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不知初日散空翠,惟见青山生白云”这两句,巧妙地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描绘了太阳初升,空中的翠色逐渐散开,只见青山之上,白云缭绕的壮丽景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心境。

收录诗词(5)

丁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新春次黄恪翁韵(其一)

谋身长以百年期,身外閒愁总不知。

静掩重门惟听雨,旋拈秃笔谩敲诗。

鸟啼隔树初调舌,花发当窗渐满枝。

笑对阳春歌一曲,深杯同乐太平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新春次黄恪翁韵(其二)

懒散何心与世期,春风先及野人知。

千葩万蕊都成趣,语燕啼莺总入诗。

风静捲帘看草色,日晴携酒醉花枝。

恣情远逐游蜂去,浅水桥边缓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答何竹牖中秋见怀

野兴偏宜月色秋,开轩待月小迟留。

肯教美景成虚度,正拟良朋共唱酬。

举盏但为文字饮,新诗都付锦囊收。

坐深细听残更报,祇隔芙蓉水外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波罗庙显相达奚司空像

风萍浪梗总无涯,莫认归帆望眼赊。

万国分封虽异域,一天同戴即为家。

烟消黄木朝朝日,春好罗浮树树花。

况荷衣冠更左衽,旅魂何必重咨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