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春浪

谁向艰危问死生,厓门忠义即燕京。

春风吹起祠前浪,直为三仁洒恨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厓门春浪》由明代诗人郑铭所作,通过描绘春日之景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织,展现了对历史忠义之士的深切缅怀。

首句“谁向艰危问死生”,以设问的方式引出主题,仿佛在询问世间有谁能理解在艰难险阻中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生死抉择,将读者引入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思之中。

次句“厓门忠义即燕京”,巧妙地将地点“厓门”与“燕京”相对比,前者是南宋末年陆秀夫、文天祥等忠臣壮烈殉国之地,后者则是元朝都城,象征着历史的转折与更迭。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忠义精神的崇高,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三句“春风吹起祠前浪”,以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情感氛围的画面。春风轻拂,带起了祠堂前的波浪,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现象,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暗示着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

最后一句“直为三仁洒恨声”,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焦点——“三仁”,即陆秀夫、文天祥等三位南宋忠臣。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生命,其精神令人感佩。此句中的“洒恨声”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深切哀悼与敬意,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世的警示,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对历史忠义之士的崇敬之情,也蕴含了对国家兴衰、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历史咏叹之作。

收录诗词(8)

郑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顺八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成化二年,巡山海关,继巡陕西茶马,皆有清政。寻按苏松,击贪暴,奖善良,升山东按察司副使。以性不阿比,为宦官所谮,左迁山西参议。后得直,擢本省右布政使。以老乞归卒

  • 籍贯:广平府邯郸

相关古诗词

象冈秋月

辉辉朗月照横坡,风景其如此夜何。

要识长官新政好,冈头深夜听弦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赠别同社黄叔谦

何处西风里,萧萧木叶稀。

游人感秋色,归棹趁寒衣。

海阔离情远,天空去雁迟。

相看各无语,红树又斜晖。

形式: 五言律诗

白沙祠堂

昆仑万丈来白龙,一亩中有仙人宫。

草色犹馀楚云碧,莲花别作濂溪红。

客星无光尘梦远,凤鸟不来吾道穷。

至今寂寞古祠下,薰人依旧自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相逢行

虞卿辍著书,杖策入金台。

冠盖青云合,轩车紫雾开。

北杓转西指,西日屡东回。

如何羁客久,未获介人来。

千金买斛酒,一日倾一杯。

酒阑风尘扇,咫尺不相见。

不见愁此心,山高复水深。

食玉炊丹桂,囊琴卷布衾。

驱车卖旧帏,出郭叹斯时。

忽见鲁连子,走马到何迟。

慰问不得意,各言前相思。

举杯酌流水,解琴调素丝。

一弹渭水怨,再奏西山悲。

曲路各南北,会面未能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