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白舟过大通值予远游留诗而去归而和之(其一)

借问阳春道,芒鞋费几文。

计程难计日,行脚即行云。

归客无消息,虚堂静见闻。

如何三径外,人迹乃纷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子白在大通渡口与友人成鹫的离别场景,以及成鹫留下诗作后离去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旅途的感慨。

首句“借问阳春道,芒鞋费几文”,以询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仿佛是在阳春时节,友人穿着芒鞋,踏着轻盈的步伐,踏上旅途,每一步都显得珍贵。这里通过“阳春”和“芒鞋”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充满生机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接着,“计程难计日,行脚即行云”,进一步描述了友人旅途的漫长与自由。在旅途中,时间变得模糊,难以精确计算行程的长短,但行走的脚步却如同飘逸的云彩,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这一句通过对比“计程”与“行脚”,突出了旅行中的无拘无束和心灵的解放。

“归客无消息,虚堂静见闻”,则转而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友人离去后,诗人所在的空荡荡的厅堂里,只有寂静的声音陪伴着他,这声音或许包含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旅途的遐想。这一句通过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沉的情感氛围。

最后,“如何三径外,人迹乃纷纷”,诗人似乎在思考,即便是远离了熟悉的路径,人世间的纷扰依旧如影随形。这句话既是对现实世界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旅途的感悟,还有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思考。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子白舟过大通值予远游留诗而去归而和之(其二)

久别还相问,重门偶不开。

烦君留好句,笑我未归来。

风过花移架,天空月印台。

春光正如此,兹意倩谁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初归大通张子白杨鬯侯过赠用韵赋答(其一)

昨暮问津去,仙源意可通。

但寻流水入,不见桃花红。

归路日将夕,逢君话未穷。

东风莫相待,挥手别兰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初归大通张子白杨鬯侯过赠用韵赋答(其二)

世路成胶柱,我心如转环。

腰包无一物,脚板有千山。

独鹤归来晚,片云飞去閒。

何由逐春雨,潇洒到人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答罗萝石见过韵

门径久不埽,何人问懒禅。

来寻烟雨寺,高咏泬寥天。

古调对流水,清谈如涌泉。

野情信狂简,于尔独缠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