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伪言金陵陷》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虚构与讽刺,展现了对忠诚与正义的颂扬,以及对伪言与欺骗的批判。
首句“天地有正气,忠义性所予”开篇即表达了对天地间正直之气和忠义品质的尊崇,认为这是人性固有的美德。接着,“子奇围睢阳,未闻贼张许”引用历史典故,赞扬子奇在睢阳之战中的英勇表现,未听说有贼人张许参与其中,暗含对忠诚与正义的推崇。
“小丑何猖披,丧心弃天叙”则直接批评那些丧失良知、背叛道义的小人,他们的行为如同小丑般荒谬,完全违背了自然和社会的伦理秩序。“有城皆迎降,社稷谁守禦”进一步指出,在危难时刻,许多城市纷纷投降,却无人站出来守护国家,表达了对国家危难之际缺乏忠诚守卫者的遗憾与愤慨。
最后,“不见张世杰,崖山尚师旅。不见郑成功,台澎义旗举”通过提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张世杰和郑成功,强调在国家危难之时,真正的英雄会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张世杰在崖山战役中坚守抵抗,郑成功在台湾和澎湖地区树立正义旗帜,这些事例都体现了忠诚与正义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事实与虚构情景,表达了对忠诚、正义的赞美,以及对伪言与欺骗的强烈批判,同时也隐含着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