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树

嘉树发芳蕤。亭亭复在兹。

年深霜藓剥,根古石文移。

寒影半栖壁,凉蟾来挂枝。

谁人解幽赏,只是爱华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台阶前的树木,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历经岁月变迁后的独特风貌。

“嘉树发芳蕤”,开篇即以“嘉树”点出这是一棵珍贵而美丽的树木,其枝叶繁茂,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亭亭复在兹”,进一步描述了这棵树高耸挺拔,静立于台阶之前,姿态优雅。

接着,“年深霜藓剥,根古石文移”,诗人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侵蚀,表现了树木的古老与沧桑。霜藓剥落,不仅让树皮显露出岁月的痕迹,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更迭。同时,根部与石头的接触处,石文的移动则象征着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

“寒影半栖壁,凉蟾来挂枝”,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寒风吹过,树影斜斜地投射在墙壁上,显得格外清冷。而一轮凉月,仿佛被吸引,悄然挂在树枝之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谁人解幽赏,只是爱华滋”,表达了对真正懂得欣赏自然之美的人的感慨。在诗人看来,只有那些能够深入体会自然之美的灵魂,才能真正理解并欣赏到这棵树所蕴含的深意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棵阶前树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命的顽强,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真正欣赏者的呼唤。

收录诗词(1344)

李之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邢耿乃林学仲同舟赋赠

家乡南极尽,去路与天长。

各自携孤剑,相将上野航。

扬舲遵水次,欣月挹山光。

且喜偕心赏,计程未觉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夜泊梁口

寒沙一片白,澹月带霜痕。

舟子乍停桨,人家半掩门。

疏烟衔落木,微火辨遥村。

暂觉离乡远,江干劳梦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过明因寺看如来成道碑

已讶鱼知乐,因寻僧伴閒。

问途经水次,礼磬入云间。

到此偶成趣,逾时忘却还。

如来有遗记,胜会想灵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浴象(其一)

译贡来何域,香刍饲一栏。

班行随肃卫,厮养属酋官。

剪拂添光采,梳爬绝垢瘢。

渡河闻内典,今见戏清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