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生池馆

桄榔里外薛萝阴,隔一溪居便自深。

书屋总抛蔬地置,诗人多过板桥寻。

閒书野事收山叶,偶唤家僮聚水禽。

多少名流空眼底,得无迂拙属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访友者在李生池馆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桄榔里外薛萝阴”以桄榔树和薜荔藤蔓交织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隔一溪居便自深”点明了此处远离尘嚣,隐逸自处的特点。

“书屋总抛蔬地置,诗人多过板桥寻”两句,通过对比书屋的安置与诗人的探访,展现了主人的雅趣与文人墨客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书屋置于蔬地中,既体现了主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其生活与学问的淡泊。而诗人频繁来访,则是对其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的认同与共鸣。

“閒书野事收山叶,偶唤家僮聚水禽”描绘了主人的生活细节,通过收集山叶、聚集水禽等行为,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主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尊重。

最后,“多少名流空眼底,得无迂拙属知音”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正理解自己、欣赏自己生活方式的知音的渴望。这句话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是对理想知己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主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吴僧

时人一见讶多能,老僧争闻得未曾。

千手眼堪悬笔写,万由旬只振衣升。

移来天界千花满,推出湖头片月澄。

话到同门吾世好,欲因亲近作钦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岭南牡丹

昔年花引人看去,今日人閒花却来。

芗泽乍从新雨长,茅堂仍作故家开。

翻呈脂粉于图肖,拟掘珍珠当土栽。

安得穷陬皆有此,普天无地著蒿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

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

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华山畿。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

徒使文通对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乔令北游兼寄程周量

八千里远谁堪客,第五名高尔过人。

竹户闭曾因学道,金台到便不忧贫。

阵寻涿鹿棋无敌,店倚蜚龙药有神。

知向嘈嘈弦管里,细吟佳句属乡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