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史得弟字

秋风一萧条,白云自相缀。

翩翩尔曳裾,惨惨吾分袂。

鼓楫大河流,扬帆下衡卫。

平台壮登眺,邹枚俨兄弟。

既出兔园篇,颇兼子虚制。

词赋有知遇,王门即恩惠。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鉴赏

此诗《送许史得弟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送别之情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秋风一萧条”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秋风的萧瑟预示着离别的哀愁。接着“白云自相缀”以白云的自然相伴,象征着友情的永恒不变。

“翩翩尔曳裾,惨惨吾分袂”两句,通过动作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曳裾”是古人送别时的动作,而“分袂”则是指与友人分别,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鼓楫大河流,扬帆下衡卫”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壮阔景象,大河上的船只承载着离别的沉重,而“下衡卫”则暗示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充满了未知与期待。

“平台壮登眺,邹枚俨兄弟”中,“平台”可能是指送别的地点或高处,登临其上可以远眺,寓意着对未来的展望。同时,将友人比作“邹枚俨兄弟”,借用了汉代文学家邹阳和枚乘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既出兔园篇,颇兼子虚制”提到友人所作之文,既有如兔园篇般的才华横溢,又有子虚乌有的虚构之美,展现了友人的多才多艺和作品的丰富内涵。

“词赋有知遇,王门即恩惠”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作品被赏识的喜悦,以及在王门(这里可能指朝廷或权贵之家)得到恩惠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对友情与才华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才华的赞美,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答张秀才问疾

青阳荡积晦,素雪亦云熙。

仲月陶嘉树,閒庭暧流滋。

微风中夜兴,清光动遥帷。

残灯出四壁,钟鼓一何痴。

闭关抵百役,内热耿于罹。

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

服散代晨餐,匕箸厌相持。

哲夫秉大观,一往不复疑。

所愧乏明德,盈缩无常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寄题离薋园(其一)

芙蓉媚昭质,初服一何好。

繁霜日夜零,悲风起中道。

鶗鴂既已鸣,所遇无芳草。

驰骛终年岁,红颜足用老。

美人怨迟暮,回车自不早。

芜秽沫荣名,同心以相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寄题离薋园(其二)

兰生有幽性,零露峻其姿。

含芳在空谷,清风来御之。

孤根亦何伤,众草故难为。

萎绝同粪壤,中情君岂知。

愿言置怀袖,延伫及良时。

荃茅一以化,奈此菉与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赠元美兄弟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

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

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

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

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

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