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断开平野,河回杀急流。
登临须向夕,风雨更宜秋。
急急后飞雁,翩翩不下鸥。
晚舟犹小待,暮雀已深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山水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首句"山断开平野"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陡峭与平原开阔的对比,给人以空间的辽阔之感。"河回杀急流"则写出河流在山间转折,水流湍急的动态景象。
"登临须向夕"表达了诗人选择傍晚时分登山游览,享受秋风秋雨的意境,暗含着时光流转和人生况味。"风雨更宜秋"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气候特点,风雨增添了景色的凄清和诗意。
"急急后飞雁"和"翩翩不下鸥"通过大雁南飞和鸥鸟自在飞翔的对比,寓言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羁绊。"晚舟犹小待"写出了舟子等待归航的情景,而"暮雀已深投"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归巢的迫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日景色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思,展现了宋人崇尚自然、感慨人生的审美情趣。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小雨断复续,回斜落晚风。
寒心生蟋蟀,秋色傍梧桐。
草与遥山碧,花欺晚照红。
口须谈世事,目已失飞鸿。
积雨不受暑,既晴还得秋。
未免困河鱼,宁如喘吴牛。
风梧有先声,巢燕无后留。
人生行乐尔,一经今白头。
窗鸣风历耳,道坏草侵衣。
月到千家静,林昏一鸟归。
冥冥尘外趣,稍稍眼中稀。
送老须公等,秋棋未解围。
此地来何晚,经年见未频。
荐贤仍赌命,有道可辞贫。
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襄阳耆旧内,无复姓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