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默坐

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

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

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

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每天早晨鸟儿在树梢啼叫,夜晚溪边传来蛙声嘈杂。
厅堂里的老者默默无言,寂静得仿佛可以度过余生。
大鹏展翅飞翔九万里,俯瞰世间众生忙忙碌碌。
秋天的虫鸣和春天的鸟叫与我不属同类,为何要与它们共鸣不平之声?

注释

鹎鵊:鸟名,又名鹎鸟,叫声清脆。
姑恶声:蛙类叫声,形容其声音刺耳。
老子:古时对年长者的尊称,此处指厅堂中的老人。
营营:形容忙碌或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每日在南堂静坐时的环境与心境。首句“日日树头鹎鵊鸣”,以鸟鸣声反衬出南堂的宁静,鹎鵊的叫声似乎成了日常的背景音乐。次句“夜夜溪边姑恶声”则暗示夜晚仍有溪水潺潺和某种不和谐的声音,可能是蛙鸣或虫叫,增添了环境的微妙对比。

“堂中老子独无语”,“老子”是对诗人的自称,他独自坐在堂中,默默无言,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寂然似可终吾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似乎这样的寂静生活可以延续到生命的尽头。

接下来,诗人通过“大鹏一举九万程”的想象,表达自己超越世俗的心志,大鹏鸟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下视海内徒营营”则批评世人忙于琐事,缺乏超越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诗人感慨自己与秋虫春鸟不同,它们的鸣叫并不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疏离和对自己独特人格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品格,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南塘晚步记邻里语

唤舟欲泛湖,出门日已暮。

顾景遂辍行,老病畏风露。

不如上南塘,萧然散予步。

季子挟书卷,仲孙奉杖屦。

夏秋多杜门,一出惊行路。

邻里相与言,穑事凛可惧。

群蝗飞蔽日,残啮到竹树。

惟兹数里间,若有神物护。

天菑幸独薄,岂以此老故。

老人亦自笑,病骨日欲仆。

鬼神彼何为,与世殊好恶。

相期勤自修,此幸岂可屡。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咸齑十韵

九月十月屋瓦霜,家人共畏畦蔬黄。

小罂大瓮盛涤濯,青菘绿韭谨蓄藏。

天气初寒手诀妙,吴盐正白山泉香。

挟书旁观稚子喜,洗刀竭作厨人忙。

园丁无事卧曝日,弃叶狼籍堆空廊。

泥为缄封糠作火,守护不敢非时尝。

人生各自有贵贱,百花开时促高宴。

刘伶病酲相如渴,长鱼大肉何由荐。

冻齑此际价千金,不数狐泉槐叶面。

摩挲便腹一欣然,作歌聊续冰壶传。

形式: 古风

哀北

太行天下脊,黄河出昆崙。

山川形胜地,历世多名臣。

哀哉六十年,左衽沦胡尘。

抱负虽奇伟,没齿不得伸。

老夫实好义,北望常酸辛。

何当拥黄旗,径涉白马津。

穷追殄犬羊,旁招出凤麟。

努力待传檄,勿谓吴无人。

形式: 古风

城东醉归深夜复呼酒作此诗

冬夜走马城东回,追风逐电何雄哉。

五门鼓动灯火闹,意气忽觉如章台。

归来脱靴靴满霜,月明如水浸野堂。

梅花满手不可负,催炽兽炭传清觞。

书生所怀未易料,会与君王扫燕赵。

只愁渐老不禁寒,卧载辎车君勿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