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舜举赴阙(其三)

籍甚声名著日边,英辞健笔许谁先。

置之华省星曹上,付以赤墀香案前。

好向从班光玉笋,伫膺蜜炬照金莲。

此行何啻登仙去,愿拜车尘为执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他的名声在京城广泛流传,出众的文辞和刚健的笔力谁能超越。
让他在显赫的官署中担任要职,置于重要的决策位置之前。
他应成为朝堂上的璀璨明珠,接受重任照亮朝廷的决策过程。
这次出行如同升仙一般,只愿追随他的车驾如仆人般执鞭敬奉。

注释

籍甚:非常、极。
声名:名声。
著:显著。
日边:京城。
英辞:杰出的文辞。
健笔:刚健的笔力。
华省:显赫的官署。
星曹:官僚机构中的重要职位。
赤墀:皇宫中的台阶。
香案:供奉文书或祭祀的桌子。
从班:朝廷官员。
光玉笋:比喻朝臣的才华出众。
蜜炬:比喻重要的责任或使命。
金莲:比喻朝廷高位。
何啻:岂止、不止。
登仙:升仙、超脱世俗。
车尘:车马扬起的尘土,象征地位和权力。
执鞭:执鞭驾车,表示谦卑地侍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为郑舜举即将前往朝廷任职而作的送别诗。诗中首先赞美了郑舜举的名声显赫和才华出众,认为他的文辞犀利,笔力超群,在当时无人能及。接着,诗人想象郑舜举在重要官署担任要职,如璀璨星辰般耀眼,且能在皇帝面前处理政务。

诗人鼓励郑舜举在朝堂上展现出如玉笋般的风姿,期待他能像火炬照亮金莲一样,发挥重要作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郑舜举此行的极高期许,认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升迁,更是如同登仙一般,祝愿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甚至愿意亲自为其驾车执鞭,显示出深厚的友情和敬意。整首诗洋溢着对才子出仕的祝福和对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217)

陈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郑舜举赴阙(其四)

暂绾桐川刺史章,优优布政汉循良。

凤衔初下新颁诏,鸡舌曾闻旧赐香。

前席久虚思见贾,玺书增宠果徵黄。

从今定展调元手,小试专城见雨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倦暑

试作西风想,烦襟郁嫩凉。

李沉寒玉碧,瓜泛浅金黄。

羽扇徒挥雪,纱厨不贮香。

白醪虽可漉,染指敢先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挽中书舍人叶公三首(其三)

久厌承明直,遐宣使驿风。

乘轺循浙右,持斧肃江东。

共徯锋车召,俄惊夜壑空。

传家宜令子,济物有阴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挽中书舍人叶公三首(其二)

遍历清华地,星辰纪未周。

雄文藏凤阁,直笔著螭头。

闻望高簪绂,论思动冕旒。

从班无跬步,底事却回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