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四首(其二)

已藁忠言未及输,岂知穷鬼迫臞儒。

诸生蕝就汉朝野,一束刍留孺子湖。

室有瓶储聊自给,帘夸碗□□人沽。

风涛如此行何适,犹幸中流得一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翻译

忠言还未来得及传达,谁能料到贫困的幽灵逼迫着瘦弱的书生。
众多学子聚集在朝廷和民间,只留下一捆草在孺子湖边作为纪念。
家中虽有存粮勉强自给,但门帘上的破碗只能期待别人买酒。
面对这样的风浪,不知何处是归宿,还好在江心能有一壶酒作伴。

注释

忠言:真诚的劝告。
未及输:来不及传达。
穷鬼:贫困的幽灵。
臞儒:瘦弱的书生。
诸生:众多学子。
汉朝野:朝廷和民间。
一束刍:一捆草。
孺子湖:地名,可能指有纪念意义的地方。
室有瓶储:家中有存粮。
聊自给:勉强自给。
帘夸碗:门帘上的破碗。
人沽:期待别人买酒。
风涛:风浪。
行何适:何处去。
中流:江心。
壶:酒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困顿时刻的生活境况和心态。开篇“已藁忠言未及输,岂知穷鬼迫臶儒”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忠诚与愿望尚未得到施展,而外界却对他这种处境感到诧异,甚至有些嘲笑。"藁"字在这里指的是草束,用以比喻士人的忠言;而“穷鬼迫臶儒”则形象地描绘了社会对于贫穷之士的冷漠态度。

接着,“诸生蕝就汉朝野,一束刍留孺子湖”两句,诗人以古代忠臣自比,用“蕝就”来形容自己如同古人那般坚守节操,即使在荒野之中也不愿改变初心。"一束刍"则是指极其微薄的物资,留给尚幼小的孩子,表明生活的艰难与不易。

“室有瓶储聊自给,帘夸碗□□人沽”两句中,“室有瓶储”说明诗人家中虽贫,但还能勉强维持生计;而“帘夾碗”则是形容生活的简陋和节俭。"人沽"一词暗示着外界对这类处境的同情。

最后,“风涛如此行何适,犹幸中流得一壶”两句,诗人面对汹涌的困难如同大海中的波涛,不禁发出“行何适”的感慨。然而,即便在这般逆境中,他也能从中找到些许安慰,如“犹幸中流得一壶”所示,哪怕是得到一点点的心灵寄托,也足以让他感到庆幸。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士人在物质匮乏与精神孤独中的挣扎与坚守。

收录诗词(4805)

刘克庄(宋)

成就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经历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 字:潜夫
  • 号:后村
  • 籍贯:福建莆田
  • 生卒年:1187~1269

相关古诗词

又四首(其一)

咄咄清流久灌输,帝虚馆殿待名儒。

纵□□□□□岭,未抵鸱夷泛太湖。

青史方将观晚节,黄封尚可易村沽。

书言耳重知君意,怕听朝鸡与漏壶。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又次居厚韵一首

衰迟已迫挂冠年,三黜皆因恋九迁。

且傍雁行游福地,免陪豹尾幸甘泉。

早知丹汞方难验,晚悟□□□不然。

闻说青云梯磴捷,老无肩力可攀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又即事二首(其二)

放逐谁曾为解骖,自治芜秽垦山南。

西畴会有两歧麦,东府底须三寸柑。

芋美尤于饥后觉,榄甜少待味回参。

采薇散发无穷乐,寄语痴人勿豢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又即事二首(其一)

唤回暖律解严寒,甚矣吾侯似次山。

拾穗有农田尽辟,诟租无吏户常关。

家于莆积百年爱,帝视闽如千里寰。

欲扫草堂迎小队,钓台只在北溪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