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超遥乘暇景,洒散绝浮喧。
写望峰云出,开襟夏木繁。
野人怜狎鸟,游子爱芳荪。
卧筱低临席,惊流注满园。
□然林下意,琴酌坐忘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景象,充满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篇“超遥乘暇景,洒散绝浮喧”两句,通过对远处风光的描述和对喧嚣尘世的摒弃,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精神自由的愿望。
接着,“写望峰云出,开襟夏木繁”一联,以形象鲜明的笔触描绘出了山峰间云雾缭绕、树木茂密的生动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命力。
“野人怜狎鸟,游子爱芳荪”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物和谐相处的情形,以及旅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这里的“野人”指的是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简朴民众,而“游子”则是远行的旅者,通过他们的喜爱,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这份宁静与美好的珍视。
“卧筱低临席,惊流注满园”一联,继续描绘了自然界中的水声和花草之间的交响。诗人躺在柔软的草地上,身边是溪水潺潺的声音,而花草则繁茂至极,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然林下意,琴酌坐忘言”两句,通过诗人沉浸于林间的意境和对琴音的欣赏,再次强调了自然界给予心灵的慰藉与宁静。这里的“□然”是指心灵的宁静和满足,而“琴酌坐忘言”,则表达了音乐的美妙能使人忘却一切烦恼,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命之美好感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怀和深厚的人文情感。
不详
隋兵部尚书岩曾孙,三岁便善草隶书,客有闻而谬之者,援豪立就,动有楷则,当时目曰神童。举进士,徵拜司礼博士,擢吏部侍郎。卒年四十六。《文苑英华、唐书宰相世系表》
东南之美,生于会稽。牛斗之气,蓄于昆溪。
有瑶者玉,连城是齐。有威者凤,非梧不栖。
猗嗟众珍,以况君子。公侯之胄,必复其始。
利器长材,温仪峻峙。显此元明,于斯备矣。
道心惟微,厥用允塞。德辉不泯,而映邦国。
静以有神,动而作则。九皋千里,其声不忒。
粤在古昔,分官厥初。刺邪矫枉,非贤勿居。
棱棱直指,烈烈方书。苍玉鸣佩,绣衣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