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澹月.见秋池落花有忆用张东泽自制谱

三花两蕊。

渐散作秋文,细风行水,乱点鱼唼黯黯,冷香吹起。

微波似惜流芳意,聚桥阴、断钿如缀。

小澜虚縠,玉纤一掬,旧情红碎。想江上、芙蓉月坠。

正露房弹粉,曲尘浮翠。照影惊鸿,还见镜中铅泪。

西亭残梦销罗被,恋馀香依旧憔悴。

曲沟片叶,飘零恨晚,一般离思。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鉴赏

这首《疏帘澹月》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以秋池落花为题材,抒发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之情。

开篇“三花两蕊。渐散作秋文,细风行水,乱点鱼唼黯黯,冷香吹起”,描绘了一幅秋日池塘的静谧景象。三两朵花渐渐散落,如同秋日的篇章在水面轻轻铺展。细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鱼儿在水中唼喋,冷香随风飘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着“微波似惜流芳意,聚桥阴、断钿如缀。小澜虚縠,玉纤一掬,旧情红碎”,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微波似乎在怜惜着花朵的凋零,桥下断钿般的花瓣点缀着水面,如同织就的轻纱。玉手轻轻一掬,花瓣便化作了碎片,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

“想江上、芙蓉月坠。正露房弹粉,曲尘浮翠”几句,将思绪拉向更广阔的时空。想象着江上的荷花在月光下凋零,露珠在花瓣上滚动,仿佛在弹奏着生命的乐章。曲尘中的翠绿在月色下显得更加生动,暗示着生命虽短暂,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照影惊鸿,还见镜中铅泪”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如同惊鸿一瞥,镜中映出的是铅色的泪水,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失去的哀伤。

最后,“西亭残梦销罗被,恋馀香依旧憔悴。曲沟片叶,飘零恨晚,一般离思”收尾,将情感推向高潮。西亭的梦境在罗被中逐渐消散,余香依旧,但人已憔悴。曲沟中的落叶随风飘零,晚来的离愁别绪如同落叶般无处不在,表达了深深的离别之痛和对过往的深深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章台月.吴姬宛宛,家在半塘桥,尝述其小时七夕遇仙事,感而赋此

露槃花水。蛛丝一缕秋魂细。香囊暗度凌波地。

吹粉仙梯,随步乱红起。

清宵记曲西池醉,天衣香冷和云睡,月中小字明珠坠。

笙鹤相期,重解绮兰佩。

形式:

汉宫春.题春波遗泽图

水竹幽栖,认春波桥畔,旧隐松关。

清光一奁碎玉,还写虚澜。

兰纫芰制,想风襟、委迹高寒。

问仙里、知津几世,桃花流向人间。

一笑蓬莱清浅,任采芝人老,贯月槎还。

依依白云半舍,乱叶荒湾。

草堂好在,占斜阳、故国青山。

羡尘外、柴桑未远,满瓢诗挂渔竿。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高阳台.为粟香室主人题冰泉集

斗玉花田,题璚梅岭,清词绣遍蛮弓。

梦换萝衣,倦怀乌帽尘笼。

故山落尽荼蘼雪,怕燕归、还误东风。

谩销凝,暗草池尊,乱叶楼钟。

苍梧旧迹追遗赏,忆呼猿烟语,招鹤云踪。

一掬寒湫,采珠应叹江空。

袖中重见沧州槁,倩夜弦、弹泪鲛宫。

感年芳、红雨桄榔,碧月芙蓉。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霜天晓角.枫桥夜泊

风镫乱叶。蛩响和愁叠。

直道千山飞雨,开帘见,满江月。空澈。帆影绝。

荻湾秋载雪。鸥外一星渔火,红不到、画阑缺。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