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仙山种松

小雨敬膏沐,助我新栽松。

山人荷锄笠,怡然慊襟衷。

联此自成列,方帘以为容。

重乞醉乡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王渐逵在三仙山种植松树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小雨敬膏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如丝,滋润万物的景象,仿佛是大自然对新栽松树的特别恩赐。接着,“助我新栽松”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在雨后的湿润土壤中,亲手栽植松树,寄托着他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山人荷锄笠,怡然慊襟衷”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他身着农夫的装束,手持锄头和斗笠,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这里的“荷”字不仅指持物的动作,也暗含着肩负重任之意,而“怡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平静,仿佛在劳作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联此自成列,方帘以为容”进一步展现了种植松树的场景。松树们排列整齐,仿佛一道绿色的屏障,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庄严。这里运用了“联”、“列”、“方帘”等形象化的词语,既描绘了松树的排列之态,又暗示了它们如同帘幕般遮蔽了尘世的喧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最后,“重乞醉乡便,□□□□□”一句,虽然残缺,但可以推测诗人希望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能够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如同在“醉乡”中获得解脱一般。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在劳动中寻找精神寄托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樾森楼四首(其一)

华夷风壤一图收,襟带东南见此楼。

西隩分星多占海,二仪殊候早凝秋。

银台仙客清时彦,国子先生有道流。

二十馀年寻胜会,又携黄鹊伴江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樾森楼四首(其二)

独上高楼眼倍空,青苍不尽意何穷。

歌鸾舞凤依稀见,银汉星槎缥缈通。

石榻几宵眠傲客,洞门终日贮凉风。

便应题作仙人馆,浪说蓬壶第一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题樾森楼四首(其三)

回廊曲径暗相迷,云树箫深快一跻。

永夜帘栊长贮月,三城灯火尽闻鸡。

梦中奉晋成空幻,醉里风花未品题。

欲向楼头吹玉笛,银河如练女牛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樾森楼四首(其四)

杰搆新成岭海崖,越台珠馆并参差。

飞甍静拂凝云壑,曲槛平临带月枝。

蜃气几经山雨过,炎蒸常与陌尘辞。

人间乐事休重问,只有山灵海若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