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道中

滩势奔腾下,舟行次第高。

瀑流争一石,人力尽千篙。

壁峭奔雷雨,林深聚羽毛。

江乡归未得,梦寐亦风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沈用济的《昭平道中》描绘了舟行于滩势险峻的江河中的景象。首句“滩势奔腾下”展现了水流湍急,仿佛奔腾而下的壮丽气势;“舟行次第高”则写出船只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不断攀高,显示出舟夫们的艰辛与技艺。

接下来,“瀑流争一石”运用比喻,形容瀑布般的激流冲击着岩石,力量惊人;“人力尽千篙”进一步强调了人力与自然之力的对抗,舟夫们需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驾驭船只。这两句刻画出一幅生动的舟行画面。

“壁峭奔雷雨”以壁立的峭壁和疾如雷雨的水流相映成趣,描绘出环境的险恶;“林深聚羽毛”则通过比喻,暗示舟行所经之处林木茂密,鸟儿聚集,增添了生机与动态。

最后两句“江乡归未得,梦寐亦风涛”,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舟行过程中的紧张与不安,即使在梦中,思绪也如同风中的波涛一般起伏不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昭平道中的自然风光,同时也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清代山水诗的特色。

收录诗词(23)

沈用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西岳

五千仞削势崔巍,西镇坤维玉作台。

海日夜从金掌出,莲花春向石盆开。

宫临白帝三峰立,城绕黄河九折来。

欲跨茅龙问酒母,芝田堪种乏仙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登大观楼

一望天无际,凭高俯大荒。

马驰烽火径,人在水云乡。

短棹迷春草,疏钟送夕阳。

百年车笠意,对此倍难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将归黄山留别诸同学

伯皋应下谢朝春,回首淮南遍夕烽。

客到空城余蔓草,身随孤剑冷芙蓉。

秋深始买江边棹,古寺还听天外钟。

黄海只愁迷旧路,仙人丹灶白云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丁廉使名名炜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升平登禾稼。

岂有失所一军民,楚中猝变真可讶。

我巡海日烟雾深,纷纷耳传信不真。

或言乱贼立首领,官兵气靡都降身。

湖风湖水路渺茫,万姓夜走看北辰。

或言三日把关隘,选将搜粮侵邻界。

霍霍磨刀逼官降,忍辱齐向辕门拜。

独有一官旧豸衣,强项能使渠魁怪。

后来渔船稍稍说,芦中人声夜呜咽。

点火照见好须眉,三日绝食唇焦裂。

义不受官善哉逃,弃家无乃肠如铁。

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

假威骑马坐衙人,相逢羞见丁廉使。

丁公丁公今日归,城郭人民无是非。

天下诗格属公好,如此风节世又稀。

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枫白苇拂征衣。

父老争看归来鹤,诗人面上有光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