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孙毓汶的《归田述感(其一)》表达了作者长期漂泊在外的感受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首句“江海三年客”描绘了诗人作为游子在江海之间漂泊了整整三年,生活动荡不定。“萍蓬无定居”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如同浮萍随风飘荡,没有固定的居所。
然而,诗人身处“圣代”,即太平盛世,感到庆幸,认为这是安居乐业的好时机。“高枕乃吾庐”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希望能过上安稳的生活。接下来,“慈竹春阴覆”以竹林的春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暗示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
最后两句“开襟驱瘴疠,跋涉体何如”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回归田园后,尽管环境可能艰苦,但愿意敞开心扉,驱散疾病和困苦,通过亲身经历来体验生活的真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漂泊的无奈,又有对归隐的期待,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