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的《咏梅八首和贡觉原韵》中的第七首。诗中以梅花为题,描绘了梅花在冬末春初时节的生长状态与环境,以及它所面临的自然与社会的挑战。
首句“春来攀折小江干”,描绘了春天到来时,人们在小江边采摘梅花的情景,既表现了梅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它的易折易损。接着,“安插铜瓶冻已乾”一句,通过将梅花插入铜瓶,表现了梅花在寒冷环境中的坚韧生命力,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严冬之后的复苏。
“孕子微酸须夏令,怜卿太苦谢年残。”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梅花的生长过程,指出梅花在夏季才能孕育果实,而到了年末则显得过于辛苦。这里不仅赞美了梅花的坚韧,也表达了对梅花命运的同情。
“寿阳南内含香冷,婕妤长门望幸难。”这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梅花比作古代宫女,表达了梅花虽有芳香却难以得到赏识的命运,暗含了对梅花孤独与不被重视的感慨。
最后,“寂寞空山相慰藉,高岑老鹤守天寒。”这两句描绘了梅花在空旷山林中的孤独与坚韧,与高岑(可能指高处的山峰)的老鹤共同守护着严寒,象征着梅花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洁与坚强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个体在社会中处境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