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司徒致仕(其二)

温诏从天下,辞荣也自荣。

进曾居要地,退始见平生。

霄汉冥鸿远,河山昼锦明。

遥知行乐处,诗比沁源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此诗《送李司徒致仕(其二)》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对李司徒辞官归隐的描绘,展现了对官员在权力与退隐之间抉择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首句“温诏从天下”,以“温诏”形容朝廷的恩典,暗示李司徒受到的礼遇之高,同时也预示了他即将离开官场的决定。接着“辞荣也自荣”,赞扬李司徒在辞官时依然保持着高尚的荣誉感,彰显了其人格魅力。

“进曾居要地,退始见平生”,这两句通过对比李司徒在官场上的进取与退隐后的自我认知,表达了对他在不同人生阶段所展现出的不同面貌的赞赏。在高位时,他可能更多地关注权力与责任;而退隐后,他得以更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本性与追求。

“霄汉冥鸿远,河山昼锦明”,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李司徒比作翱翔于天际的鸿雁,象征着他远离尘嚣,追求心灵自由的状态;同时,也将他比作昼锦山中的美景,寓意他的生活充满了宁静与美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李司徒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暗含了对其人格高洁的赞美。

最后,“遥知行乐处,诗比沁源清”,表达了对李司徒归隐后生活状态的想象与期待。这里的“行乐处”既指李司徒享受生活的乐趣,也暗含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诗比沁源清”则进一步强调了李司徒归隐后的精神世界如同清澈的沁源之水,纯净而深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司徒辞官归隐的描绘,展现了对官员在权力与退隐之间抉择的深刻理解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李司徒高尚人格和归隐生活美好状态的赞美。

收录诗词(510)

罗钦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茆大卿致仕还溧水(其一)

往日湖西道,风霜我最知。

才高终作士,发短欲成丝。

优老恩偏重,还山路转夷。

不妨琴鹤外,添取送行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茆大卿致仕还溧水(其二)

径竹萧萧在,归来菊正花。

青山迎昼锦,醇酒送年华。

閒散渔樵狎,尊荣邑里誇。

尺书时往复,相去未为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奉答守庵叔父

清酒嘉禾别,黄花两度秋。

喜闻心转逸,羞与俗同流。

步稳风生袂,诗成月满楼。

竹林无限好,强半梦中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刘司寇致仕还苏州

今日姑苏郡,耆英似洛中。

公为刘伯寿,谁儗席君从。

白首功名遂,黄麻礼数崇。

樊笼真自取,能不羡冥鸿。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