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西岭

一径穿岚翠,征程万仞悬。

危桥横绝壑,乱石泻飞泉。

山峙同螺绾,人行作蚁旋。

徘徊看双柱,搔手问青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蜿蜒于山岚之间的小径,引领着诗人踏上险峻的征途。"一径穿岚翠"写出了山路在翠绿山色中穿梭的景象,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宁静。"征程万仞悬"则强调了路途的高峻和艰难,仿佛直入云端。

"危桥横绝壑"描绘了一座横跨深谷的桥梁,危险而惊险,增加了旅途的紧张感。"乱石泻飞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险恶,飞瀑从乱石间奔腾而下,增添了壮丽的动态美。

"山峙同螺绾"运用比喻,形容山势如同螺纹般盘旋起伏,富有立体感。"人行作蚁旋"则以微小的人影与巨大的山势对比,表现出人的渺小与自然的伟大。

最后两句"徘徊看双柱,搔手问青天",诗人驻足桥头,仰望天空,似乎在思考人生或寻求答案,形象地表达了对未知的探索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上西岭》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富有象征意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险旅程时的内心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

聂铣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宋谢叠山先生遗琴武林吴氏得之绘图传示为之作歌

东山桐,西山梓。上枝蟠青云,下枝拂流水。

雷轰雹击野火烧,裂骨穿肤半生死。

谁从大壑阴,采制为鸣琴。

孤丝寡珥縆断脊,中有清霜烈日之明心。

天荒地老陵谷变,此骨不与金石同销沈。

可怜文信国,闻道遗琴欲沦没。

亦有汪水云,当时挥手凌青雯。

如何尚有一片乾净土,埋此三尺四寸枯桐根。

粗具腭与龈,安辨蛇蚹纹。

漆文土花所不蚀,叠山两字分明存。

先生身似摩霄鹄,燕市从容一瓯粥。

掀髯抵几已无成,茶坂麻衣空恸哭。

当其横膝时,含情再三弹。

初为《梁父吟》,后作《齐女叹》。

世无钟期莫为赏,海天何处寻成连。

先生此时与谁语,琴兮琴兮吾与汝。

先生可逝琴不亡,十三之徽一一吐焰直与箕尾争光芒。

此琴非桐亦非梓,铭非铭兮字非字。

黏著苌弘血一腔,意亿劫灰飞不起。

吴氏为此图,望古意有余。

我思此琴不可见,展图忽忽生嗟吁。

谁招朱鸟挥残泪,敲碎西台竹如意。

形式: 古风

邓完白登岱图

日观峰颠置完白,人奇境奇两难得。

画之又得罗两峰,叱石驱云致不同。

斯游奚止四十年,我今展图犹眼前。

先生精彩固不敝,奋袂盱衡见其概。

今我老惫复坎坷,行吟一室茧缚窝。

夜来有梦尚磈磊,倚杖黄山看云海。

呜呼完翁那可再,泰山鬼卒今安在?

独立远想成苍茫,情恻语悄何能长。

会当寻君还大荒,收揽魂魄从云将。

形式: 古风

书见素居壁(其一)

夙龄忝文学,图史颇贯弗。

因缘平仲知,遂辱扬雄荐。

仇书入虎观,作赋奏金殿。

一朝拜恩命,绾绶出山县。

童律幸可通,磔狱苦非练。

聱聱听搒捶,屑屑领簿案。

徒隶陪侍从,侏獶侧欢宴。

腰低骨已折,口恧心屡战。

尘颜怯持镜,自揣久淄变。

经营数间屋,聊用置几砚。

破书百余卷,中有古英彦。

相从理素业,冀见本来面。

怀居谅为愧,成性习其便。

土思日悄悄,寓也何所恋。

形式: 古风

书见素居壁(其二)

疏窗敞南北,偃息静以邃。

南荣足淹曝,北壁有余地。

凿池但随坳,为山即覆篑。

高树有远容,丈石出奇致。

耸耸竹与柏,左右拥双翠。

室中复何有,空洞类我意。

斲椽粗棱棱,粉壁光致致。

木无髹漆观,墙无绨锦被。

既乏珠玉玩,亦鲜彤镂器。

用朴保真率,寡欲息人事。

兹区实彫瘵,鱼甑时告匮。

疲民固不敢,伤财况为累。

美室孟献尤,葺墙叔孙志。

夫子善苟完,斯亦素吾位。

形式: 古风 押[寘]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