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冬夜归家探望父亲的情景,情感深沉而细腻。首句“村巷无人树有声”,以静谧的乡村小路和偶尔传来的树木声响,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氛围。接着,“皎星寒月照孤城”一句,通过明亮的星光和清冷的月光,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归家途中的孤独感。
“缁尘征橐儿千里,白发高堂夜屡惊”两句,将诗人远行在外的艰辛与对家中年迈父母的牵挂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对父母的深深思念和担忧。“缁尘”指旅途的劳顿,“征橐”则是指行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场景;“白发高堂”则直接点出了父母的年迈,而“夜屡惊”则表现了他们对儿子安危的时刻挂念。
接下来,“膝下承欢真梦寐,灯前细语自丁宁”两句,转而描写诗人归家后与父母团聚的情景。在灯下,家人之间的温馨对话充满了关切与爱意,这正是诗人梦寐以求的幸福时光。最后,“回头莫语燕山道,一品公孤俱浪名”两句,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过于追求外在的荣誉与地位,因为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家庭的温暖与亲情的陪伴。
整首诗通过对归家途中与团聚时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