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寺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首联“四野天垂幔,孤峰地涌金”以夸张的手法,将天空比作垂下的幕布,而孤峰则仿佛从大地中涌出的黄金,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颔联“潮来讲台润,日午剑池深”则通过潮水与日光的映照,赋予讲台和剑池以生命力,使得这两处景致更加生动有趣。颈联“曲径穿红树,长廊蔽绿阴”描绘了一条蜿蜒的小路穿过红艳的树木,长廊则在绿荫下延伸,展现了虎丘寺内幽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尾联“小吴轩子好,谁继老坡吟”表达了对小吴轩子的喜爱之情,并寄希望于有人能像苏轼那样,继续在这里留下美妙的诗篇,传承虎丘寺的文化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虎丘寺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