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沁园春·中秋》由清代诗人陈闻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先,词中以“隐隐星河,遥隔数峰,斗转星沉”开篇,描绘出一幅中秋之夜,星空璀璨,银河隐约,群山环绕,星辰缓缓移动的壮丽画面。接着,“算事常八九,不如人意,月当三五,雅会吾心”,表达了人生的不如意与月圆之夜的内心平静,形成鲜明对比。
“云母屏开,琉璃镜滑,桂子飘香天外寻”,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氛围,云母屏风的映照,琉璃镜面的光滑,以及远处飘来的桂花香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随后,“闲坐久,正露凝碧砌,月淡疏林”,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露水凝结在石阶上,月光洒在稀疏的树林间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宁静。
“酒酣因自长吟,谁共对、姮娥此夜深”,诗人饮酒后,情不自禁地吟唱起来,希望能有人与他共同面对这月圆之夜,与传说中的嫦娥共享这份美好。接下来,“料青天碧海,凄凉自古,琼楼玉宇,憔悴如今”,诗人感叹自古以来,无论是青天碧海还是琼楼玉宇,都充满了凄凉与孤独,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罗袖惊寒,清尊送夜,徒觉秋风两鬓侵”,诗人穿着薄衫,感到寒意,举杯送别夜晚,却只能感受到秋风从两鬓掠过,增添了几分悲凉。而“萦怀处,但千家羌管,一叶疏砧”,则以远处的羌笛声和稀疏的砧声,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寂静与哀愁,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综上所述,《沁园春·中秋》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的美丽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