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沈叔埏游历祥符寺的所见所感。诗人以禅院邻近水西为背景,引出魏公旧舍的历史痕迹,暗示其悠久的文化底蕴。他提及此处曾是兴宁年间讲授佛法的地方,体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承。行走在古迹中,诗人感到路径似乎迷失,却在残破的碑石前驻足,流露出对历史遗迹的沉思。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老鸱在疏林中出没,苍鼠在破瓦间穿梭,营造出一种荒凉而静谧的氛围。墙阴深深,潭水倒映着天空,增添了寺庙的幽深和神秘。到了正午时分,钟声未闻,反而让诗人的心境更加宁静与超脱,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潇洒"之意。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展现了祥符寺的沧桑变迁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悟,寓情于景,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