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展观太上皇帝御书

龙颜祗肃阅尧章,宝轴神毫赫有光。

八法心传齐帝学,万年奎画与天长。

袭藏肯比唐三杰,墨妙尤卑晋二王。

舜治方隆定于一,区区发问陋梁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皇帝庄重地审阅着古老的典籍,珍贵的书卷上神妙的笔触闪闪发光。
书法八法的精神传承自齐帝的学识,万年的书法艺术如同天空般永恒。
这些作品的技艺不亚于唐代的三位大师,甚至在墨色和技巧上超越了晋代的两位名家。
在舜帝治理国家达到鼎盛时期,我这小小的提问显得浅薄,如同梁襄的见识一般微不足道。

注释

龙颜:皇帝的面容,此处指帝王。
肃:庄重。
尧章:古代典籍,象征智慧和文化。
宝轴:珍贵的画卷轴。
八法:书法中的基本笔画法则。
齐帝学:齐朝皇帝的书法艺术。
奎画:指杰出的书法。
天长:形容时间长久,永恒。
唐三杰:唐代三位著名的书法家。
晋二王:晋代的两位著名书法家。
舜治:舜帝的治理时期。
隆定:兴盛、稳固。
区区:谦辞,表示自己微不足道。
发问:提问,此处指作者的疑问。
陋梁襄:梁襄,梁武帝的儿子,以其见识浅陋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对太上皇帝御书的赞美之作。首句“龙颜祗肃阅尧章”描绘了皇帝观看书法时的庄重和神圣,犹如古代贤君尧的风范。接下来,“宝轴神毫赫有光”强调了御书的珍贵和光彩夺目,展现出其艺术魅力。

“八法心传齐帝学”暗指皇帝深得书法真谛,传承了古代帝王的书法技艺,而“万年奎画与天长”则表达了对这幅作品永恒价值的赞誉,认为它将与天地同寿。

“袭藏肯比唐三杰”将皇帝的书法技艺与唐代三位杰出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相提并论,显示其卓越水平。“墨妙尤卑晋二王”进一步提升评价,将皇帝的书法技艺与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书法并论,赞美其高超。

最后两句“舜治方隆定于一,区区发问陋梁襄”以舜帝的盛世比喻皇帝的统治,表明在这样的盛世下,即使是微小的书法评述也显得浅薄,暗含对皇帝书法成就的崇高敬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高度赞扬了太上皇帝的书法技艺和其在文化领域的深远影响。

收录诗词(628)

袁说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杨梅

酒著圆腮重,珠联细叶芳。

绛纱笼蜜颗,朱粉皱新妆。

色渍桑间椹,甘传荔子浆。

轻酸认梅种,草木有他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求酒于邵元实删定

骨相酸寒不足论,平生心赏旧家村。

七年误索长安米,百病几成楚客魂。

命薄不堪嗟分定,官閒犹得荷君恩。

秋风一醉馀疴殄,须乞庄生五石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沈无隐国正惠殿庐所赐香茶

公论归吾党,平生只故人。

近书时遣况,旧雨日相亲。

茶辍闽山贡,香分御府珍。

须公文石陛,回首霅溪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灵壁蹲石

几朵连峰峻,千年古镜浮。

气分灵壁秀,声逐泗滨流。

笑我成孤影,从渠老一丘。

山川多胜地,击拊叹中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