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子核成双杏,将寄同心人。
定栖鸳鸯魄,为物岂无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咏双杏子其核亦然》,通过对双杏子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同心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子核成双杏",以杏子的核相并而生,象征着两心相依,情意相连。"将寄同心人",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份心意通过杏子传递给所爱之人。"定栖鸳鸯魄",运用鸳鸯鸟常被视为夫妻恩爱的象征,暗示杏核如同鸳鸯般的情侣形态,寄寓着对爱情的坚定和期待。"为物岂无因",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这种巧合并非偶然,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裹髻不裹额,自名燕子巾。
翼覆尾涏涏,谁问巢由人。
郁郁长条抽,林间翠堪剪。
背岭山气浓,幽人趣不浅。
唐氏能书十载闻,谁教精绝向红裙。
百金买书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军。
昔年相国笼之赠,今日参军饟以蒸。
一咀肥甘酬短句,定应无复谤言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