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亭听涛

海气嘘云云如棉,海风吹浪浪拍天。

冯夷狡狯伎俩未忍捐,偏令江湖之水日日汇大川。

又令蛟龙扬鬐掉尾舞深渊,鲸钟鼍鼓声喧阗。

往来估客篷窗闻之不能眠,胡为乎官廨恰与相比连。

中有一亭自巍然,苍松翠竹亭之前。

绿阴蓊郁草蔓延,暮夜月色朝霏烟。

自公退食与周旋,茗碗花樽会群贤。

觞咏乐同永和年,座中唱和兴欲仙。

歌吟响应鸥鹭边,亭中人物几变迁,亭外海啸依旧声溅溅。

我知延平遗恨尚绵绵,郁为怒涛昼夜鸣潺湲。

思欲一泛酒家船,来呼草鸡起九泉。

好共凭吊三闾与青莲,相与话沧海桑田。

免劳精卫衔石填,长愿波平如镜照大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斐亭听涛》由清末近现代初的施梅樵所作,描绘了海边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首句“海气嘘云云如棉”,以细腻笔触勾勒出海面上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云朵化为了棉花,形象生动。接着“海风吹浪浪拍天”一句,通过风、浪、天的互动,展现了海面波涛汹涌的壮阔场景。诗人巧妙地运用“冯夷”这一神话中的水神形象,以“狡狯伎俩未忍捐”表达海浪的变幻莫测,同时“江湖之水日日汇大川”、“蛟龙扬鬐掉尾舞深渊”等描绘,进一步渲染了海洋的神秘与力量。

“往来估客篷窗闻之不能眠”一句,将视线转向海上商旅,他们面对大海的壮丽与险恶,难以入眠,体现了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精神。而“胡为乎官廨恰与相比连”则以官署与海景的对比,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中有一亭自巍然”至“亭外海啸依旧声溅溅”部分,诗人将视角转向一座亭子,通过“苍松翠竹”、“绿阴蓊郁草蔓延”等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亭中的人们在退食后相聚,品茗、饮酒、吟诗,与友人共享欢愉时光,这种和谐共处的场景,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我知延平遗恨尚绵绵,郁为怒涛昼夜鸣潺湲”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思考。希望借助泛舟、呼唤已逝之灵等行为,与古人对话,共同缅怀历史,展望未来。全诗以海啸声结尾,寓意深远,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类情感与历史记忆的深深感慨。

综上所述,《斐亭听涛》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佳作,更蕴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思、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9)

施梅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对酒

不饮频教世俗嗤,偶然豪饮便惊奇。

谁知酒味输诗味,竞说斯时胜昔时。

镜里酡颜忘我老,杯中馀滴属民脂。

禦寒庶免无衣叹,倾尽壶觞一展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恭咏御题寒月照梅花

横斜疏影隐朦胧,大地阳回淑气融。

处士缟衣酣鹤梦,美人翠袖恋蟾宫。

双标清格苍苍里,独挺香氛淡淡中。

羞煞群芳都落后,一枝御苑沐春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大甲溪日暮口号

两山夹溪出,众水中流分。

水落群石起,两山相对奔。

一水渡未毕,西海已衔半边日。

不辨山容辨水声,水声急驶如雷疾。

水挟沙石流滔滔,鲸鱼有脊鲲有尻。

风雨春秋发洪潦,一溪万窍生怒号。

招招舟子指行路,路在溪中乱石处。

陵谷今来几变迁,乱石如山流不去。

形式: 古风

艳歌行

捲帘忽茁老蛟须,燃烛忽唾骊龙珠。

红玛瑙碗青珊瑚,登筵为君祝欢娱。

窈窕神妃在堂隅,长眉修鬘立斯须。

瑶旗翠羽苍虎符,即之若有还若无。

将以饫之无灵巫,我所思兮在远途。

灵风闪烁霜雪肤,酌君寿君歌吴歈。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