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似浣沙石,江如濯锦江。
征帆向何处,云雾晦蓬窗。
这是一首描绘旅行者远行景象的诗句。开篇“石似浣沙石,江如濯锦江”两句,以精妙的比喻,将石头比作细腻如同河滩上的砂砾,而将江水比作经织女工细致勾勒的锦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行者心境的一种映射,表现了诗人对于旅途中所见之美好的一份赞叹与留恋。
接着,“征帆向何处”一句,则转换了视角,从观察自然的美丽转向探讨行者的目的地。这里的“征帆”意味着远行,诗人似乎在询问这次旅行的终点所在,而这一点恰好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最后,“云雾晦蓬窗”一句,则是对环境氛围的一种描绘。这里的“云雾”、“蓬窗”都营造出一种迷离、朦胧的气息,似乎在暗示行者正处于一片未知之中,或许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某种不确定感。
总体而言,这几句诗通过精准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向往。
不详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江阔雁不到,山深猿自迷。
传闻杜陵老,只在瀼东西。
雪埋凤林寺,浪打鹿门山。
今日江风恶,郎船劝不还。
江山起暮色,草木敛馀昏。
谁感离骚赋,丹青吊屈原。
楚山全控蜀,汉水半吞吴。
老眼知佳处,曾看八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