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接桑畦,钩笼晓群过。

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个]韵

翻译

溪流上的小桥连接着桑田,清晨时分,挂着钩子的竹笼一群群经过。
今天离开得为何这般早,傍晚时分蚕宝宝恐怕会饥饿。

注释

溪桥:小桥。
桑畦:桑田。
钩笼:挂着钩子的竹笼(用来收集蚕卵或幼虫)。
晓:清晨。
今朝:今天。
向晚:傍晚。
蚕:蚕宝宝。
恐:恐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的画面,通过对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事的关注和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同情。

“溪桥接桑畦,钩笼晓群过。”这里的“溪桥”是连接着田野的通道,“接桑畴”则表现出桑树成片种植的景象。诗人通过“钩笼晓群过”,描绘了一幅清晨农夫带着鸟笼,驱赶鸟雀以保护桑叶的情景。

“今朝去何早,向晚蚕恐饿。”这两句表达了对蚕的关怀。蚕是养蚕业中的重要资源,诗人担心如果不及时喂食,蚕会因为饥饿而影响丝绸生产。

整首诗通过田园生活的细节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劳动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推崇勤勉与时节相符的农事理念。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烝然来思

念我独兮,亦莫我顾。烝然来思,程伯休父。

我有旨酒,尔殽伊脯。酌言酬之,式歌且舞。

不留不处,适彼乐土。言秣其马,率西水浒。

有客宿宿,于时语语。

山有桥松江有渚,式遄其归不我与。

作此好歌,倡予和女。

形式: 古风

爱日

雁生阴沙春,冬息阳海澨。

冥冥取南北,岂以食为累。

咨予愁病躯,朴鄙人所戏。

无才治时难,量力当自弃。

岂知塞上霜,飘然亦何事。

高堂已白发,爱日负明义。

悲风吹平原,秣马聊一愒。

含怀孰与语,仰屋思叹喟。

孟母知身从,莱妻耻人制。

一肉傥易谋,万钟非得计。

形式: 古风

留题曲亲盆山

巧与天成未觉殊,国工施手岂须臾。

根连沧海蓬莱阔,势压黄河砥柱孤。

坐上烟岚生紫翠,影中楼阁见青朱。

为山观水皆良喻,谁向君家识所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病起

稚金敷新凉,老火灺残浊。

桃枝煖淟涊,散发晞晓捉。

烦痾脱然愈,静若遗身觉。

移榻攲独眠,欣佳恐难数。

形式: 古风 押[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