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快晴陪宣卿叔夏游石头庵过三生藏穷深极峻遂登上封却下福严最爱廓然亭静憩久之乘兴入后洞置酒云庄榭徘徊方广阁山行崎岖不可以马虽笋舆傲兀小劳尚胜骑从之烦也既归山前之翌日复会于坚伯兄小阁同安赵涧看北山馀雪披云映日翠莹珑葱殆难模状因访季父庙令欢饮而罢集记所见成十五绝(其十)

茂樾初无一鸟鸣,晴曦参错昼阴清。

枫林霜后未全赤,岩菊冬来方自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茂密的树荫中起初没有一声鸟叫,明亮的阳光斑驳,白天显得格外清朗。
枫树林在霜降之后还没有完全变成红色,而岩石边的菊花在冬天里才开始盛开。

注释

茂樾:茂密的树荫。
初:起初。
无:没有。
一鸟鸣:一声鸟叫。
晴曦:明亮的阳光。
参错:斑驳交错。
昼阴清:白天清朗。
枫林:枫树林。
霜后:霜降之后。
未全赤:尚未完全变红。
岩菊:岩石边的菊花。
冬来:冬天来临。
方自荣:才开始盛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清新景色和作者与友人一同游历石头庵的经历。首句“茂樾初无一鸟鸣”,展现了宁静的环境,连鸟儿都暂时沉寂。接着,“晴曦参错昼阴清”描述了阳光穿透云层,白天的光影交错,显得格外明亮清爽。

“枫林霜后未全赤,岩菊冬来方自荣”两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枫叶在霜后并未完全转红,而岩菊在冬季反而独自盛开,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诗人一行人登高望远,特别喜欢“廓然亭”的静谧,此处休息良久。随后,他们兴致勃勃地进入后洞,虽然山路崎岖,乘坐简陋的竹轿略感疲惫,但相比随从众多的队伍,这样的独行更为自在。

最后,他们在山中小阁相聚,欣赏北山残雪在阳光照耀下的翠绿晶莹,景色之美难以言表。聚会结束后,诗人记录下这些景象,创作了这组诗篇中的第十首。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的自然风光,以及作者与友人的游历乐趣,流露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636)

胡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 字:明仲
  •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 生卒年: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相关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