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武夷记

武夷山中十三子,邂逅相寻良有以。

顷向上筵何事醉,一时谪在人间世。

八百年后还升真,武夷真君真主人。

天台有籍安得知,不谒子骞谁与祈。

紫云中下龙潭雨,尤喜张仙好诗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览武夷记》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对武夷山的景仰之情。诗中以“武夷山中十三子”开篇,寓意深刻,象征着诗人对武夷山的向往与追寻。接着,“邂逅相寻良有以”,表达了偶然相遇的惊喜与必然性之间的微妙关系。

“顷向上筵何事醉,一时谪在人间世。”这两句通过描述过去宴会上的醉态,暗示了诗人曾经的沉醉与失落,同时也揭示了他被贬谪于尘世的经历。这种情感的转折,为后续的诗意铺垫了情感基调。

“八百年后还升真,武夷真君真主人。”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武夷山神灵的崇敬,期待自己能在八百年后得到升仙的机会,成为武夷山的真正主人。这种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天台有籍安得知,不谒子骞谁与祈。”诗人将武夷山与天台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武夷山独特地位的认可。同时,通过“不谒子骞谁与祈”的疑问,进一步强调了对武夷山神灵的虔诚与依赖。

最后,“紫云中下龙潭雨,尤喜张仙好诗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面:紫云之中,龙潭之雨落下,诗人特别喜爱张仙(传说中的神仙)的诗句。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武夷山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精神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结交

道义出君子,势利通小人。

有无故所自,甘淡交所因。

离合见难易,情文生伪真。

圣主审所任,祸福延吾民。

贤士慎汝择,利害归吾身。

公患势利强,私患朋党亲。

邪正若弗辨,安危难复陈。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留题琴轩

轩阁竞华丽,谁肯厌丝管。

豪华既交欢,盛丽亦同玩。

鸣弦虽侑觞,惟宜素纤按。

声色方争高,耳目及中乱。

古意始兴怀,曲终情已换。

黄子寻天真,开轩名以琴。

问琴意何在,答以琴为心。

我愿听以目,与子为知音。

无弦之琴声无声,世间此曲今何人。

形式: 古风

读罗隐孟郊集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

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

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

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形式: 古风

答仲时高轩小酌之什

韩公浩浩乐文字,乃笑红裙醉豪子。

张侯切切务高洁,亦鄙双鬟献回雪。

东野先生穷且愁,蚯蚓窍中煎百忧。

北舍主人贫亦欢,典衣取酒更未阑。

悲愁伤气岂足尚,拣择害道非所安。

空色皆无适相遇,衮衮百年谁自苦。

太平功业时可为,万丈虹蜺不须吐。

一源湛湛吾忘情,四人毁誉浮沤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