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七首(其五)

朱楼远迢递,缭以十里墙。

浮云隐华桷,夹路翳杉篁。

山河未曾改,世事不可量。

往者胡马来,主人意苍黄。

半死半脱走,儿女不及将。

朝为绮罗丛,暮作瓦砾场。

近传有其妾,托身于襄阳。

一男作酒保,相望居河梁。

骨肉各分别,中原渺茫茫。

浮云何足羡,俛仰悲荒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兴二十七首(其五)》,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方一夔所作。诗中描绘了朱楼远眺之景,以“朱楼远迢递,缭以十里墙”开篇,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幽静的氛围。接着,“浮云隐华桷,夹路翳杉篁”两句,通过云遮蔽屋檐和树木被道路遮掩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朦胧与神秘。

“山河未曾改,世事不可量”两句,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往者胡马来,主人意苍黄”描绘了历史变迁中的动荡与不安,暗示了战争或政治变动带来的影响。“半死半脱走,儿女不及将”则通过描述人们在战乱中的逃亡,表现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朝为绮罗丛,暮作瓦砾场”对比鲜明,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地位的瞬息万变,以及和平与战乱之间的巨大反差。最后,“近传有其妾,托身于襄阳。一男作酒保,相望居河梁。骨肉各分别,中原渺茫茫”几句,揭示了战争导致的家庭破碎、亲人分离的悲剧,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与家庭团聚的渴望。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思考,是方一夔作品中的一篇佳作。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二)

朝登北邙坂,暮抵乐游原。

燐火翳复吐,髑髅夜呼冤。

不见昔时主,但见陵与园。

银凫已羽化,石马犹草根。

向来争天子,一口吞乾坤。

谁知百年后,不免遭樊温。

宝玉频发掘,朽骨无精魂。

景昭去何处,芳草悲颓垣。

县官供衣食,当时多子孙。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三)

月府有奇木,根干饱清露。

生香异凡间,冲风落天路。

高枝舞青鸾,低枝弄霜兔。

姮娥方妙年,衣采纯纯素。

娉婷不肯嫁,含情待谁诉。

昨与汗漫期,径向银河渡。

授我不死药,倚徙怨迟暮。

即席欲服食,终夕愁相误。

悠悠下高寒,回首空烟雾。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十六)

天阳居盛夏,生长无时休。

荧惑欲何诣,渴奔极炎洲。

老龙恐枯死,深潜閟阴幽。

攒峰拥凝碧,玉鉴开寒眸。

神灵护氓俗,盘盂置鳛鳅。

雷公持玉斧,天女挟行辀。

行雨岂不苦,亸懒化痴牛。

煌煌飞电光,上下穷其搜。

嗟龙独何避,自愧乏世求。

变化付雏众,毕命归寒湫。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感兴二十七首(其二十一)

冀北渥洼种,堕地已汗血。

深目老奚奴,日夜供剪刷。

一朝混南朔,驰道三丈阔。

道边馆候骑,历历抵燕越。

吴儿富金钱,补买计家活。

牵来中程度,火印死不灭。

置之皂枥中,时彼刍与秣。

往来给官行,飞去如电抹。

奔走皮骨空,不见淹岁月。

区区盐车中,莫笑驽马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