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庐岳观泉图

九江峙庐岳,盘回几许深。

绝壁倚霄汉,溅瀑直千寻。

飕飗松风至,髣髴苍龙吟。

叠石挺琼树,飞楼起危岑。

流沫洒虚阑,长歌响涧阴。

云深草木润,风度烟景沈。

何来暂停辔,于焉散烦襟。

余以罹尘鞅,未得谐夙心。

能知此中意,奚事方外寻。

良图为尔袭,比胜双奇琛。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岳山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峰的雄伟、瀑布的壮观、松风的清幽以及云雾的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九江峙庐岳,盘回几许深”开篇即点明了庐岳山的地理位置和深远的气势,“绝壁倚霄汉,溅瀑直千寻”则生动地描绘了山壁之高峻与瀑布之壮观。接着,“飕飗松风至,髣髴苍龙吟”通过松风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感,仿佛苍龙在吟唱,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流沫洒虚阑,长歌响涧阴”则进一步渲染了水声与歌声交织的美妙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庐岳美景的向往之情,“云深草木润,风度烟景沈”描绘了云雾缭绕、草木滋润的景象,展现了庐岳山的幽静与生机。“何来暂停辔,于焉散烦襟”表达了诗人暂时停下忙碌的脚步,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的愿望。“余以罹尘鞅,未得谐夙心”则道出了诗人虽身处尘世,却渴望亲近自然、追求内心的平静的心愿。“能知此中意,奚事方外寻”表达了诗人对庐岳山美景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认为无需到遥远的地方去寻找内心的宁静,庐岳山本身就能给予人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良图为尔袭,比胜双奇琛”以一幅精美的图画比喻庐岳山的美景,将其与珍贵的宝石相提并论,强调了庐岳山之美不仅在于其自然景观,更在于它能够触动人心、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价值。整首诗通过对庐岳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17)

邓文原(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匪石,人称素履先生,又因绵州古属巴西郡,人称为“邓巴西”。其父早年避兵入杭,遂迁寓浙江杭州,或称杭州人。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江南浙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翰林侍讲学士,卒谥文肃。其政绩卓著,为一代廉吏,其文章出众,也堪称元初文坛泰斗,《元史》有传。著述有《巴西文集》、《内制集》、《素履斋稿》等

  • 字:善之
  • 籍贯:绵州(今四川绵阳)
  • 生卒年:公元1258年至1328年

相关古诗词

题李思训寒江晚山图

李唐王孙重毫素,爱写寒江千万树。

上有蓬莱五色云,下有仙家几庭户。

清霜点作秋满林,咫尺瑶窗起烟雾。

西风吹动晚山苍,归舟掩映犹堪数。

迢迢锦水汎双凫,漠漠青天飞雪鹭。

人间画手非不多,谁似李侯得真趣。

李侯宿世列仙俦,更有何人同出处。

徽庙题来字字真,把玩殷勤乃奇遇。

斯图斯景世莫传,古汴荒凉风景暮。

眼中人事已非前,画里山川尚如故。

老我披图一怆然,落日长歌漫为赋。

形式: 古风

王摩诘春溪捕鱼图

辋川之景天下奇,我惜曾闻不曾识。

若人笔端斡玄气,万顷烟涛归咫尺。

渔翁生事浩无穷,醉挹青蓝洗胸臆。

或披蓑笠卧寒蟾,或倚孤篷蘸空碧。

静观此理良可娱,应须仰慕王摩诘。

形式: 古风

李昭道春江图

江上乱山青束笋,平沙草树望不尽。

大江入海来滚滚,吐雨吞云杂蛟蜃。

中有崔嵬夐绝之高亭,远出晴空寒数仞。

江山传舍观英雄,英雄尽说孙江东。

自从得地双鹤翁,紫髯一拂豚犬空。

石田睡起秋屡丰,归耕应羡汉阴翁。

形式: 古风

赵干春山曲坞图

春云尽敛青山出,雨过千林翠犹滴。

桃花历乱柳芊绵,两两啼莺在林隙。

短桥深树阿谁家,楼阁重重映晓霞。

往来岂是避秦客,理乱不闻度岁华。

衡门草绿深于染,回塘潋滟流青靛。

鸡鸣犬吠各成村,岩际飞泉如白练。

虚亭寂历倚江开,图画千重入望来。

桃源山庄何足数,此卷真足称奇哉。

画史当年推赵干,妙笔流传人所羡。

吁嗟乎人去悠悠不可呼,为君赋此期重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