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其四)东方七宿

房,四星直下主明堂。

键闭一黄斜向上,钩铃两个近其傍。

罚有三星植键上,两咸夹罚似房状。

房下一星号为日,从官两个日下出。

形式: 古风

翻译

房屋之上,四颗星星垂直指向明亮的大厅。
一个黄色的‘键闭’星斜斜地向上,两个‘钩铃’星紧靠在它的旁边。
惩罚区域有三颗星位于‘键’之上,两颗‘咸’星夹着惩罚区,形状类似房屋。
房屋之下有一颗星被称为太阳,太阳之下还有两位随从星星出现。

注释

房:这里指天文中的星宿,形似房屋。
四星:指四颗特定排列的星星。
明堂:古代帝王布政、祭祀的重要场所,这里比喻中心或重要位置。
键闭:星名,天文中的一个星官。
钩铃:也是星名,与键闭星相邻。
罚:星名,代表惩罚或法律的星星。
三星:指三颗成组的星星。
植:位于,坐落在。
两咸:咸也是星名,与罚星相靠近,形成特定的天文景象。
房状:形状像房屋。
号为:被称为,被命名。
日:指代太阳,天文中的太阳星。
从官:伴随主星的星星,如同侍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夜空中星象的观察,特别是东方七宿(即东方的七个主要星座)的景象。诗中的“房”指的是中国古代星官名,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中的室宿。开篇,“四星直下主明堂”展示了星辰如同天庭之中宫殿般庄严宏伟。

接下来,“键闭一黄斜向上,钩铃两个近其傍”则细致地刻画了每颗星的位置和形态。这里“键闭”可能指的是连接或封锁的意思,而“一黄斜向上”则是描述其中一颗星的颜色及其斜向天顶的姿态。

“钩铃两个近其傍”中的“钩铃”,在古代星官学中通常指的是星宿之间的连线,形状如同钩子或铃铛。这些描述传达了诗人对夜空中星辰排列和运动规律的细致观察。

“罚有三星植键上,两咸夹罚似房状”则进一步展现了星宿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里“罚”可能是指某种星宿与其他星宿相对立的情况,“三星植键上”则描述了这些星辰分布在天空中的情景。

最后,“房下一星号为日,從官两个日下出”则描绘了一颗特别的星辰位于“房”的下方,并且被赋予了代表太阳的象征意义。这里的“从官两个日下出”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天文现象,或是对星宿运动的一种比喻。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于夜空星象的深刻认识和细腻描绘,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而获得的灵感与思考。

收录诗词(31)

王希明(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青罗山布衣。玄宗开元年间以方技为内供奉,待诏翰林。尝奉命编《太乙金镜式经》。又撰《丹元子步天歌》一卷。该书七言,有韵,系我国古代以诗歌形式介绍全天星官之天文学重要著作。首创将整个天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共三十一个天区。每区包含若干星官、数量、位置

  • 号:丹元子
  • 籍贯:唐时

相关古诗词

丹元子步天歌(其五)东方七宿

心,三星中央色最深。

下有种卒共十二,三三相聚心下是。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六)东方七宿

尾,九星如钩苍龙尾。

下头五点号龟星,尾上天江四横是。

尾东一个名傅说,傅说东畔一鱼子。

龟西一室是神宫,所以列在后妃中。

形式: 古风

丹元子步天歌(其七)东方七宿

箕,四星形状如簸箕。

箕下三星名木杵,箕前一黑是糠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丹元子步天歌(其一)北方七宿

斗,六星其状似北斗。

魁上建星三相对,天弁建上三三九。

斗下圆安十四星,虽然名鳖贯索形。

天鸡建背双黑星,天籥柄前八黄精,狗国四方鸡下生。

天渊十星鳖东边,更有两狗斗魁前。

农家丈人狗下眠,天渊十黄狗色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