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吟(其一○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处否时。

信道而行安有悔,乐天之外更何疑。

受疑始见周公旦,经阨方明孔仲尼。

大圣大神犹不免,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首尾吟》其一○二,主要表达了诗人邵雍对于诗歌创作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首句“尧夫非是爱吟诗”表明诗人并不是单纯为了吟诗而吟诗,诗是他表达内心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一种方式。接下来的诗句“诗是尧夫处否时”强调诗是他在特定情境下用来传达心境和理念的工具。

诗人通过“信道而行安有悔,乐天之外更何疑”这两句,阐述了他遵循信念、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认为只要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就不会有后悔,对于天命和命运的接受也无需过多怀疑。

“受疑始见周公旦,经阨方明孔仲尼”进一步说明,只有在面临困境和质疑时,人的智慧和品格才会得到磨砺和显现,就如同周公旦和孔子那样在困难中展现出伟大的人格。

最后,诗人以“大圣大神犹不免,尧夫非是爱吟诗”作结,指出即使是像大圣大神这样的人物,也无法完全避免人生的挫折,以此来强化自己对人生无常和诗作为自我表达重要性的认识。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邵雍诗作的特色。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首尾吟(其七十九)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不著棋。

大智大谋难忘设,小机小数肯轻为。

泥沙用处宁无惜,蝼蚁驱时忍更窥。

天下也宜留一路,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二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惊骇时。

暮雨朝云才半日,春华秋叶未多时。

即今世态已堪叹,过此人情更可知。

一暑一寒何太急,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一二)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默识时。

日月既来还却往,园林才盛又成衰。

登山高下虽然见,临水浅深那不知。

世上高深事无限,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首尾吟(其一○七)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慎与时。

初作事时分可否,始亲人处定安危。

殊乡忠信同思善,异世奸邪共喜私。

岂待较量然后见,尧夫非是爱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