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堂竹

种来三世远,一片绿猗猗。

节直清自见,心虚高不知。

宁求千亩富,足与七贤期。

要得龙孙茂,封培无已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历经三生三世的遥远,一片翠绿生机盎然。
竹节挺直清白可见,内心空灵高洁不显。
宁愿追求千亩竹林的丰饶,只求能与贤者共度时光。
期待竹林繁茂如龙孙,呵护培植永不停歇。

注释

种来:种植。
三世:三个世代。
绿猗猗:翠绿茂盛的样子。
节直:竹节笔直。
清:清白。
自见:自然显现。
心虚:内心空灵。
宁求:宁愿期望。
千亩富:大片丰饶的土地。
七贤:指贤德之人。
龙孙:竹子的嫩芽,比喻后代。
茂:繁茂。
封培:培植保护。
无已时:没有停止的时候。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题东堂竹》,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诗中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品质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种来三世远,一片绿猗猗",开篇两句描绘了竹子的来历久远和生机盎然,暗示其历经岁月沉淀而依然翠绿繁茂。

"节直清自见,心虚高不知",竹子以其挺拔的节和空心的特性,象征着高洁的品性和谦逊的胸怀,诗人借此赞美竹子的高尚情操。

"宁求千亩富,足与七贤期",诗人表达了对竹子的期待,宁愿其繁茂如千亩之广,也不仅限于物质财富,更希望它能像古代贤人一样,成为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最后两句"要得龙孙茂,封培无已时",寓意要保持竹子的繁盛,就需要不断地呵护和培养,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珍视和对持续努力的倡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竹子寓言,寄寓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崇尚和对不断进取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题西四明赵氏书院

他乡久客不堪怀,风雨书窗又独来。

梦恶喜闻莺唤醒,归途羞见雁声回。

望春山色今须好,年少时光老易催。

坎止流行天已定,掀髯一笑且衔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晚照楼

乳峰天下景,清景此尤多。

檐影夕阳树,帘香新水荷。

虚通云入室,平送鹤归窠。

高坐清凉境,人閒自沸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题梅逸林隐君祠

洁蠲老笔记祠庭,更把辞情韵入声。

誓守松楸为得死,肯戕桑梓买偷生。

衣冠图画君心事,香火焚修子血诚。

孝义本来无世变,有谁下马拂阴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雪窦西麓庵

踏遍山南紫翠关,转西寻麓更幽閒。

菊花数本竹边路,茅屋几閒溪外山。

巧著轩窗随上下,剩留书画在中閒。

是庵信美非吾土,自有菟裘足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