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篇

雁鸣嘹唳穿云飞,秋风吹老黄芦枝。

江南江北九月时,水田菰米食可肥。

平沙漠漠罗网稀,年年饮啄忘祸机。

南天月色无光晖,孤鸿行断摧翅垂。

翩翩不下洲渚非,思乡旅客情依依。

几回缄书烦寄之,雁双欲来胡不来,今年与客同春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鸣雁篇》描绘了一幅秋天雁南飞的景象。首句“雁鸣嘹唳穿云飞”,以雁鸣声的高亢穿透云层,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大雁翱翔天际的壮观画面。接着,“秋风吹老黄芦枝”描绘了秋风中芦苇的凋零,为整个画面增添了萧瑟的季节感。

“江南江北九月时,水田菰米食可肥”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雁儿在稻米丰盈的秋季南迁,暗示着它们的迁徙是为了觅食和繁衍后代。“平沙漠漠罗网稀,年年饮啄忘祸机”则写出雁儿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飞翔,似乎忘记了生存的威胁。

然而,随着月色渐暗,“南天月色无光晖,孤鸿行断摧翅垂”,孤独的大雁似乎遭遇困境,翅膀受伤,引人同情。接下来,“翩翩不下洲渚非,思乡旅客情依依”表达了雁儿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旅途中游子般的哀愁。

最后,“几回缄书烦寄之,雁双欲来胡不来”表达了诗人对雁儿的期待,希望它们能将书信带回故乡,但又感叹它们为何迟迟不至。结尾“今年与客同春归”则寄托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春天的愿望,与开头的雁南飞形成呼应,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整体上,这首诗通过雁的形象,寓言了人生的离别、思念与期待。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茆山歌

茆山三峰瘦于削,拔地劖天起岩崿。

茆家兄弟已成仙,翩然欲下骑丹鹤。

琼宫琳宇相参差,灵芝瑞草何葳蕤。

羽衣或跨黑虎降,玉印曾获白兔窥。

可怜桑田变沧海,依旧三峰森翠霭。

山中有客久出游,孟浪不归今几载。

昨朝青鸟传云书,招邀好觅烟霞居。

白石炊香凝雪粒,黄精酿熟浮玉蛆。

飙车忽乘归兴速,茆山之歌已终曲。

慇勤为我谢茆仙,丹台许注长生箓。

形式: 古风

洞天曲

天下洞天三十六,茆家兄弟来句曲。

至今虹光贯斗牛,药炉九转还丹伏。

三峰直走如惊龙,落日倒射青芙蓉。

刚风吹老琼花折,书传云锦来金童。

功成寄语远游客,好访山中一区宅。

归来管领旧烟霞,长啸数声秋月白。

形式: 古风

黄山谣

黄山之高高倚天,三十六峰含紫烟。

秋空浸月开金莲,浮邱容成久飞仙。

至今尚涌朱砂泉,二仙一笑三千年。

海枯石烂陵谷迁,蓬瀛嬉戏何时还。

丹室空閟青瑶编,猿吟啾啾鹤翩翩。

山灵谁主空凄然,句曲有客抛尘缘。

卧云岁久志益坚,御风复返三茅巅,下视齐州九点烟。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鲍仲嘉省亲诗望云篇

朝登崇山,言策其马。白云孤飞,亲舍在下。

望彼白云,悠悠其思。思亲云远,曷能来归。

浮云在空,变态无迹。吁嗟季子,滞于行役。

昔之未返,忧心孔殷。今尔既还,笑语欣欣。

有斑其衣,有白其发。再瞻再拜,慰尔契阔。

跻彼堂矣,称彼觞矣。亲之康矣,乐无疆矣。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