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采桑子(其二)闰中秋即事》由清代诗人袁绶所作,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与情感。
首句“秋光皎洁逾前度”,以“秋光”开篇,点明季节,用“皎洁”二字形容月光之明亮,且“逾前度”强调了这次中秋之夜月色的特别,比往常更加明亮纯净。接下来“花影屏山。竹影屏山。”两句,通过“花影”和“竹影”映照在屏风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将自然之美与室内装饰巧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意境美。
“香雾黏衣不觉寒”一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之夜特有的清凉与香气,香雾缭绕,虽是凉夜,却因香气而感到温暖,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和细腻感受。
“琼楼玉宇知何处,坐到更阑。”这两句转而抒发了对仙境般的美好景象的向往,以及独自一人沉浸于这美好夜晚的孤独与沉思。诗人似乎在想象着那遥远而神秘的琼楼玉宇,渴望能够到达那个充满仙境气息的地方,但又只能静静地坐着,直到夜深人静。
最后,“话到更过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即使话语已经到了难以继续的地步,仍然不愿结束这美好的夜晚。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浪漫与哲思。